[发明专利]基于鲁棒控制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58052.X | 申请日: | 2015-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1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胡丽萍;曾雨竹;蔡国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3D7/02 | 分类号: | F03D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鲁棒控制 机组 独立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鲁棒控制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风机的反馈功率和额定功率通过PI控制器控制输出风机的统一桨距角;
根据实测桨叶的方位角计算得到桨叶方位角权系数;
根据所述桨叶方位角权系数对每个桨叶重新分配期望桨距角;
针对每个桨叶的期望桨距角设计鲁棒自适应独立变桨控制器,对风电机组进行独立变桨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鲁棒控制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实测桨叶的方位角计算得到桨叶方位角权系数,具体包括:
根据实测桨叶的方位角计算得到桨叶方位角权系数Ki,其中,
式中,i=1,2,3,R为风轮半径,H0为轮毂中心距地面的高度,θ为第一个桨叶的实测方位角,θ+120°为第二个桨叶的方位角,θ+240°为第二个桨叶的方位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鲁棒控制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桨叶方位角权系数对每个桨叶重新分配期望桨距角,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桨叶方位角权系数Ki对每个桨叶重新分配期望桨距角,分配后的第i个桨叶的期望桨距角为i=1,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鲁棒控制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桨叶的期望桨距角设计鲁棒自适应独立变桨控制器,具体包括:
建立三桨叶水平轴风力机桨叶系统动力学模型为
式中,βmea=[βmea1,βmea2,βmea3]T∈R3,βmeai为第i个桨叶的实测桨距角,i=1,2,3,J(βmea)=diag[J1,J2,J3]∈R3×3,Ji为第i个桨叶绕其轴的转动惯量,Di是与第i个桨叶的阻尼系数、桨叶轴承的摩擦系数及桨叶绕其轴的转动惯量相关的不确定项,Qi是与第i个桨叶的阻尼系数变化量、桨叶轴承的摩擦系数变化量相关的不确定项,Ttwi为第i个桨叶所受扭转力矩和空气动力产生的扰动力矩的总和,Tdr=[Tdr1,Tdr2,Tdr3]∈R3×3,Tdri为第i个桨叶变桨调节驱动力矩,CT=diag[CT1,CT2,CT3]∈R3×3为正定常对角矩阵矩,u=[u1,u2,u3]T∈R3为控制量ui=Idri,Idri为调节第i个桨叶桨距角到需要的角度时所需要驱动电机电流;
根据所述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鲁棒自适应独立变桨控制器为:
式中,s∈R3为复合误差向量,且e=βmea-β*,
选取Lyapunov函数为
根据Lyapunov函数的导数原则,待估参数的自适应更新率取为
根据控制器的平稳和有界性,将鲁棒自适应独立变桨控制器修改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80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