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酸盐粘土/铜/氮化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7416.2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6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姚超;陈瑶;左士祥;刘文杰;罗士平;李霞章;毛辉麾;马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酸盐 粘土 氮化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复合材料光催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酸盐粘土/铜/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新型可见光响应的非金属光催化材料,具有制备工艺简便、稳定性好、耐酸碱和便于改性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光催化领域。然而,g-C3N4材料仍存在一些弊端,如比表面积小,光生电子和空穴对复合率高,量子效率低,从而致使g-C3N4的光催化性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酸盐粘土/铜/氮化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案为:
首先以一维硅酸盐粘土为载体,在其表面均匀负载氢氧化铜粒子,制得硅酸盐粘土/氢氧化铜复合物;然后将所得的复合物与富含碳氮源的原料混合后煅烧,制得硅酸盐粘土/铜/氮化碳复合材料。
上述制备工艺的具体步骤为:
(1)将硅酸盐粘土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分散液,在搅拌的同时,将可溶性铜盐溶液和碱性溶液同时滴加到分散液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维持在0~10℃,体系pH值保持在7.5~9.5,滴加反应完后,过滤,洗涤至滤液的电导率小于200μS/cm,即制得硅酸盐粘土/氢氧化铜复合滤饼,
其中,硅酸盐粘土为一维纳米结构的天然硅酸盐粘土,如凹凸棒石、海泡石或埃洛石,硅酸盐粘土与去离子水质量之比为0.02~0.15:1,
可溶性铜盐为硫酸铜(CuSO4·5H2O)、氯化铜(CuCl2·2H2O)、硝酸铜(Cu(NO3)2·3H2O)或醋酸铜(Cu(CH3COO)2·H2O),可溶性铜盐溶液的浓度为0.3~2.0mol/L,
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碱性溶液的浓度为0.5~1.0mol/L,
可溶性铜盐溶液和碱性溶液的用量以生成的氢氧化铜的质量计算:氢氧化铜与硅酸盐粘土质量之比为0.1~0.5:1;
(2)将步骤(1)中所得的复合滤饼与富含碳氮源的原料混合均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温度为520℃~570℃的条件下煅烧4~7小时,即制得硅酸盐粘土/铜/氮化碳复合材料,
其中,富含碳氮源的原料为尿素、双氰胺或三聚氰胺,富含碳氮源的原料与硅酸盐粘土/氢氧化铜复合滤饼质量之比为1~4: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以天然一维纳米硅酸盐粘土为载体制备硅酸盐粘土/铜/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可以有效地防止0维的氧化铜粒子和2维氮化碳片的团聚,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可以充分利用含碳氮源的原料热解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在高温下将凹凸棒石表面的氢氧化铜还原成铜单质,同时在凹凸棒石/铜复合物表面生成氮化碳,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本发明所制得的硅酸盐粘土/铜/氮化碳复合材料组分中,铜单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为载流子的转移和跃迁提供了通道,进一步加速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分离;从而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0.10千克凹凸棒石分散于5千克去离子水中,在搅拌的同时,将1.7升浓度为0.3摩尔/升的氯化铜溶液和2.0升浓度为0.5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滴加到分散液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维持为0℃,体系pH值保持为9.5,反应滴加完后,过滤,洗涤至滤液的电导率为200μS/cm,即制得凹凸棒石/氢氧化铜复合滤饼;
2、将步骤1所得的复合滤饼与0.6千克尿素混合均匀,然后将所得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温度为570℃的条件下煅烧4小时,即制得凹凸棒石/铜/氮化碳复合材料。
实施例2
1、将0.75千克海泡石分散于5千克去离子水中,在搅拌的同时,将0.38升浓度为2.0摩尔/升的硫酸铜溶液和1.54升浓度为1.0摩尔/升的氢氧化钾溶液同时滴加到分散液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维持为10℃,体系pH值保持为7.5,反应滴加完后,过滤,洗涤至滤液的电导率为150μS/cm,即制得海泡石/氢氧化铜复合滤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7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膜春花生的高产栽培方法
- 下一篇:南疆无膜棉花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