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玻璃纤维针刺毡生产中防断针托网板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7279.2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9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吕亚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8/02 | 分类号: | D04H18/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3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玻璃纤维 针刺 生产 中防断针托网板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硅氧玻璃纤维针刺毡生产领域,具体是解决高硅氧针刺毡生产中断 针问题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高硅氧玻璃纤维针刺毡具有单纤维空间无序穿插交错,呈无定向三维孔结构,各 纤维层内部曲折无序,空隙小密度大,SiO2含量高等优异的特性,主要规格及性能指 标:厚度5~25mm,标重600~3660g/m2,SiO2含量大于96%,长期使用耐温达1000 度,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冶炼、汽车等工业领域耐高温、绝热、过滤、吸音、阻燃 材料。
在针刺毡生产中,由于高硅氧玻璃纤维表面光滑,丝网多层铺叠较厚,膨松柔软, 在经过针刺制造时刺针断裂,尤其是大于10mm针刺毡断针尤为严重,造成:1、断裂 的金属针留存在针刺毡内,难以检查。2、无头针继续往复工作,损伤纤维,使产品结 构松散分层,拉伸强度严重降低甚至断裂,不能正常生产。3、大量的次品和断针加剧 生产成本。4、针刺毡产品内夹杂有金属针头且其它物理指标和外观质量不合格,无法 销售。
现有高硅氧玻璃纤维针刺毡生产没有解决断针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断针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耐 高温玻璃纤维针刺毡生产中防断针托网板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包括挤塑板和防断针托网支架。所述挤塑板为矩形,厚度为20~30mm,密 度为30~40kg/m3。所述防断针托网支架为采用角钢制成的框架,并使框架内腔的尺 寸与所述挤塑板的外形尺寸相同,将所述挤塑板放置在所述框架内腔由角钢的一个边 形成的安放边框上。所述挤塑板与所述的安放边框贴合的表面为工作面。所述的防断 针托网板有两个,分别与预针刺机托网板和主针刺机托网板连接。
在所述防断针托网支架的边框外侧的长边上对称的分布有多个装配连接耳,通过 该装配连接耳将所述防断针托网板与针刺机上的托网板连接。
制作所述防断针托网板时,将挤塑板裁切成与针刺机托板的规格相应的矩形板; 将角钢按照防断针托网板的尺寸焊接制做成矩形的框架,并在所述框架外侧的长边上 对称的焊接多个装配连接耳;使所述角钢的一个边位于框架内腔,用于安放挤塑板, 形成了防断针托网支架。
本发明提出的使用所述耐高温玻璃纤维针刺毡生产中防断针托网板的方法是:
步骤1,安装防断针托网板:将所述防断针托网板放入针刺机的拨网板与托网板 之间。所述针刺机包括预针刺机和主针刺机。
在所述预针刺机上的预针刺机托网板的边框上加工多个螺孔;在所述主针刺机上 的主针刺机托网板的边框上亦加工多个螺孔。所述各螺孔的位置与位于防断针托网板 上的装配连接耳的位置对应。
在预针刺机上安装防断针托网板时,将该防断针托网板置于预针刺机的预针刺机 托网板与预针刺机剥网板之间,使该防断针托网板与预针刺机托网板对正,并使该防 断针托网板的工作面朝上。
在主针刺机上安装防断针托网板时,将该防断针托网板置于主针刺机的主针刺机 托网板与主针刺机剥网板之间,使该防断针托网板与主针刺机托网板对正,并使该防 断针托网板的工作面朝下。
通过螺丝将所述各防断针托网板分别与预针刺机托网板和主针刺机托网板固连。
步骤2,设定针刺深度:根据高硅氧针刺毡的厚度确定针刺深度,所述针刺深度 须使刺针刺入防断针托网板深度为8~15mm。
步骤3,生产运行:启动针刺毡机组,采用常规的高硅氧针刺毡生产工艺,根据 设定的针刺深度生产高硅氧针刺毡。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高硅氧玻璃纤维针刺毡生产断针问题,提高产品质量,以满 足市场用户对该产品的迫切需求,填补国内耐高温玻璃纤维针刺毡生产的空白。采用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解决高硅氧针刺毡生产断针问题,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具有安装更换简便,制作及更换费用低的特点。
本发明生产高硅氧玻璃纤维针刺毡与现技术生产高硅氧玻璃纤维针刺毡物理测试 结果比较,见表1、表2:
表1:本发明生产高硅氧玻璃纤维针刺毡物理测试结果
表2:原技术生产高硅氧玻璃纤维针刺毡物理测试结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断针托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7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