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拼接桌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6114.3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2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铁然;赵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B3/06 | 分类号: | A47B3/06;A47B1/02;A47B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领域,特指一种可拼接桌。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200320116589.9中公开了一种可收缩桌面,由母体部分和子体部分构成,母体部分呈中空或不完全封闭状态,子体部分能缩进母体部分内,也可伸出母体部分外,子体部分由支持部分和桌面部分组成,支持部分支持桌面部分上升,并与母体桌面保持同一平面;由于母体部分呈中空或不完全封闭状态,无法承受太大的强度,且通过活页组支撑子体桌面上升,不仅操作复杂,而且不稳定,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可拼接桌,通过在可拆卸的主桌体上添加或减少辅助桌体能改变桌面的大小,且安装快速,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拼接桌,通过在可拆卸的主桌体上添加或减少辅助桌体能改变桌面的大小,且安装快速,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拼接桌,包含主桌体和至少一块辅助桌体;所述主桌体包括左桌体、右桌体;所述左桌体和右桌体的外端两侧分别设置有桌脚;所述左桌体的内端和辅助桌体的头部分别设置有多根水平间隔放置的插轴,且左桌体和辅助桌体的底部靠近插轴处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块可转动的卡板;所述卡板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右桌体的内端和辅助桌体的尾部分别设置有与多根插轴对应的插孔,且右桌体和辅助桌体的底部靠近插孔处分别设置有与卡板上通孔对应的卡柱。
优选的,所述卡柱呈上粗下窄的锥形,且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桌脚采用伸缩管制成,且可折叠的设置在左桌体和右桌体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可拼接桌通过在可拆卸的主桌体上添加或减少辅助桌体能改变桌面的大小,且安装快速、便于携带,能调节桌面的高度,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互换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可拼接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可拼接桌的爆炸图;
其中:1、左桌体;2、右桌体;3、辅助桌体;4、桌脚;5、卡板;6、卡柱;7、插轴;8、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可拼接桌,包含主桌体和至少一块辅助桌体3;所述主桌体包括左桌体1、右桌体2;所述左桌体1和右桌体2的外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能折叠且伸缩的桌脚4,便于携带和调节桌面的高度;所述左桌体1的内端和辅助桌体3的头部分别设置有多根水平间隔放置的插轴7,且左桌体1和辅助桌体3的底部靠近插轴7处分别设置有两块间隔放置且可转动的卡板5;所述卡板5的另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右桌体2的内端和辅助桌体3的尾部分别设置有与多根插轴7对应的插孔8,且右桌体2和辅助桌体3的底部靠近插孔8处分别设置有与两块卡板5上通孔对应的卡柱6;所述卡柱6呈上粗下窄的锥形,且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使用一块辅助桌体时:先将左桌体1内端的多根插轴7插入辅助桌体3尾部的插孔8内,再将辅助桌体3头部的多根插轴7插入右桌体2内端的插孔8内,最后转动卡板5套设在卡柱6上,实现桌面长度方向的固定。
直接使用时:将左桌体1内端的多根插轴7插入右桌体2内端的插孔8内,再转动卡板5套设在卡柱6上,实现桌面长度方向的固定,且桌脚能收缩便于调节桌面的高度或在高低不平的地方使用,使人能够舒适的使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可拼接桌通过在可拆卸的主桌体上添加或减少辅助桌体能改变桌面的大小,且安装快速、便于携带,能调节桌面的高度,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互换性。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61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