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装配式外墙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52720.8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9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吕黄兵;马义俊;戴立先;苏君岩;李明威;薄庆多;胡朝辉;管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26 | 分类号: | E04C2/26;E04C2/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装配式 外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装配式外墙板。
背景技术
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抗震性好、布局灵活、构件截面尺寸小,以及易装配、施工期短、使用面积高等优点,且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标准化制作。因此装配式钢结构成为我国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的重点发展项目。而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中外墙板的装配化是考核其建筑工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和重要环节。目前钢结构体系的外墙板基本是填充和外挂体系各占一半。而钢结构体系中的填充外墙板基本上是采用砌块垒砌,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装配化,且难以处理钢结构梁柱的断桥问题。钢结构体系中的外挂式外墙板才是真正符合国家推广的装配化施工。
目前国内,钢结构建筑外挂式外墙板主要分为金属外墙板系统及非金属外墙板系统两大类。金属外墙板系统是采用墙梁作为墙体的支撑结构,且墙梁外露与钢柱或钢梁连接,外墙板板面材料为压型钢板,且所述外墙板龙骨空腔内部填充有保温、隔热、隔音材料。此种外墙板系统存在以下缺陷:(1)金属外墙板的板块间的接口难以处理;(2)板面材料为压型钢板,耐久性不强,后期若严重腐蚀会影响墙体结构;(3)内部填充的保温、隔热、隔音材料的耐久性不强、污染环境及危害健康;(4)外墙体水电管线需要现场安装,没有实现外墙板整体集成化生产,墙体制造工厂化率低;(5)只有局部部件能实现二次利用,经济循环性较差。
另一种非金属外墙板系统虽然能实现大模块墙板装配化,但此种外墙板系统大部分是采用毛胚外墙板,只有少部分采用的是装饰一体化外墙板,且此种非金属外墙板的基材直接外露的。所述非金属外墙板系统具有下述问题:(1)水电管线需要现场施工安装,且安装后的水电管线外露于墙体,会影响房间内部使用空间及美观性;(2)基材直接外露容易损坏,安装后难以修补;(3)很难实现异地重复安装使用,经济循环性较差。
因此,设计一种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墙板制造工厂模块化、装饰装修集成一体化、耐久性强的集成装配式外墙板以解决上述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成装配式外墙板,旨在其不仅具有较强的环保性、整体性以及循环利用性,而且易于实现整个外墙的模块化、集成化、工厂化生产,同时能避免墙体在制作、运输及安装过程中损坏,并能广泛用于各种工业和民用建筑。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成装配式外墙板,沿着所述外墙板从外向内的方向依次包括外墙涂料、外侧纤维水泥板、外侧挤塑板、主体框架、内侧挤塑板、内侧纤维水泥板及内墙乳胶漆,所述外墙涂料及所述内墙乳胶漆分别集成在所述外侧纤维水泥板及所述内侧纤维水泥板上,所述外侧纤维水泥板及所述内侧纤维水泥板分别通过燕尾钉固定在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主体框架内浇筑有发泡混凝土以形成发泡混凝土板,所述主体框架内部集成有水电管,所述外侧挤塑板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与所述外侧纤维水泥板之间,所述内侧挤塑板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与所述内侧纤维水泥板水泥之间。
进一步地,前述的外侧挤塑板及所述内侧挤塑板的厚度均为30mm,且采用聚苯板材,所述外侧纤维水泥板及所述内侧纤维水泥板的厚度均为10mm。
进一步地,前述的主体框架为钢结构,其大致呈长方形结构,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多个方钢管、与所述方钢管连接的多个C型龙骨以及与所述方钢管及所述C型龙骨分别连接的多个支撑条。
进一步地,前述的多个方钢管分成多个水平方钢管及多个竖直方钢管,所述水平方钢管与所述竖直方钢管分别连接并形成多个连接点,所述C型龙骨连接在所述多个水平方钢管之间并与所述竖直方钢管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条两两交叉连接在所述连接点之间,所述水电管集成在所述主体框架内并与所述水平方钢管连接。
进一步地,前述的支撑条的尺寸为40mm*3mm,且其铁皮条,所述方钢管的尺寸为100mm*50mm*3mm,所述C型龙骨的尺寸为100mm*45mm*0.6mm。
进一步地,前述的主体框架还包括空调支架连接板、太阳能连接板及连接件,所述空调支架连接板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下端的两个水平方钢管与所述两个竖直方钢管之间的连接点上,所述太阳能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端的两个水平方钢管与中间的两个竖直方钢管之间的连接点上,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端的两个水平方钢管及下端的两个水平方钢管之间,并与所述竖直方钢管平行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端的连接点的位置设置有与吊装机械连接的吊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未经中建钢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27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