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动与液压控制的自动钻削工作台装置及其工作原理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51540.8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0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红鹰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1/25 | 分类号: | B23Q1/25;B23B47/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潘杰;白洪长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液压 控制 自动 工作台 装置 及其 工作 原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机床,尤其是涉及钻床的一种气动与液压控制的自动钻削工作台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背景技术
钻削工作台是属于钻床中作升降往复运动的核心工件。传统钻床,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往往使零件加工过程中安装夹紧、加工循环、检验、拆装及切削用量的变换和装刀等工作都需手工操作完成。一方面,不仅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使切削用量的提高和多机床管理的扩大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手动操作还使单件工时中的辅助时间及其他时间消耗比例增大。再加上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管理的复杂性,使得中小批量生产的周期长、劳动生产率低,产品成本高。所以,改造通用机床,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对提高生产率,稳定加工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扩大多机床看管,改进生产管理,以及降低产品的成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气动与液压控制的自动钻削工作台装置及其工作原理,使其解决现有传统机床自动化程度不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气动与液压控制的自动钻削工作台装置包括位于钻床机体上作升降往复运动的工作台,以及控制工作台往复运动的气缸,气缸固定于钻床机体,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工作台中间底部,气缸上、下两端均通过管路连接旋转气阀,旋转气阀设有通过摆动形式控制旋转气阀切换气缸上、下两端进气的摆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两端底部分别连接第一油缸的活塞杆、第二油缸的活塞杆,第一油缸、第二油缸与所述钻床机体固定,第一油缸的上端油口通过管路分支连接第二油缸的上端油口及液压集成体的一个油口,第一油缸的下端油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液箱,液箱通过另一管路分支连接所述液压集成体的另一个油口及所述第二油缸的下端油口;所述液压集成体的两个油口之间设有带单向节流阀、减压阀、控制阀的通路,其中单向节流阀与减压阀串联,控制阀与单向节流阀、减压阀的串联通路并联,所述控制阀设有伸缩控制阀口启闭的阀杆;所述钻床机体上设有定位转动且依次啮合的三个齿轮,分别为左齿轮、中间齿轮、右齿轮,左齿轮的轮面连接随其同步转动的凸块,且凸块随左齿轮转动相抵联动所述阀杆作伸缩运动,所述右齿轮的轮面连接两个随其同步转动的限位挡块,所述旋转气阀的摆杆一端位于该两个限位挡块之间,且两个限位挡块随右齿轮旋转相抵联动摆杆摆动,摆杆中部联动旋转气阀转动,摆杆另一端铰接弹簧杆一端,弹簧杆另一端铰接定位于钻床机体,所述摆杆、弹簧杆的联动状态为:当摆杆位于其摆动行程的两个限位端时,所述摆杆与弹簧杆呈夹角状,弹簧杆自然伸长;当摆杆位于其摆动行程的中间位置时,摆杆与弹簧杆呈同一直线,弹簧杆压缩储能;所述工作台底部固定连接随工作台同步升降的齿杆,齿杆与所述右齿轮啮合传动。上述结构,实质上是利用气液阻尼缸的原理,通过气缸控制工作台升降,通过油缸配合液压集成体内的单向节流阀、减压阀实现阻尼,并通过齿杆、齿轮、摆杆与工作台升降形成联动,从而实现旋转气阀对气缸进气的自动切换,以及液压集成体对油路阻尼开启或解除的自动切换,最终达到钻削工作台自动升降往复工作的目的,从而实现钻削自动化生产,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左齿轮的凸块沿左齿轮的轮面锁紧位置可调,所述右齿轮的两个限位挡块沿右齿轮的轮面锁紧位置可调。通过将凸块、限位挡块设计为在各自轮面上位置可调,从而满足工作台升降行程的控制要求。
所述左齿轮、右齿轮的轮面均设有刻度尺,以方便左齿轮凸块和右齿轮限位挡块的精确位置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红鹰学院,未经宁波大红鹰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1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横向移距调节装置的机械钻床
- 下一篇:一种密封盖的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