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肾内科灌肠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50329.4 | 申请日: | 2015-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6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俊;纪华伟;孙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孝俊 |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灌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肾内科灌肠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灌肠是指患者在做内脏手术前进行的一种前期准备工作,具体是指用导管从肛门经直肠插入患者体内的某个内脏,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从而能够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
目前,肾内脏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肠道进行灌肠,从而清除肠道内存留的污物便于患者进行肾脏手术,但现有的肾脏灌肠装置,医生在给患者做完灌肠以后还需要对患者肠道内部的污物进行处理,这样不仅不便于医生对患者进行灌肠,而且医生在给患者进行灌肠过程中会耽误大量时间,同时现有的肾内灌肠装置插入管都设置为固定长度不能根据需要调接,从而给医生操作带来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肾内科灌肠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肾内科灌肠装置,通过插入管与吸收器,不仅能够使药物存留在患者肾内,而且还能够便于吸收污物,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肾内科灌肠装置,包括药液存储袋、输液管、插入管和污物管,所述药液存储袋外形设计呈长方形状,且药液存储袋下部设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中间处设有流量控制器,所述流量控制器下有第一开关,所述输液管底端连接一三通,所述三通左侧连接插入管,所述插入管上设有伸缩装置,且插入管左端为管头,所述管头上设有出液孔,所述三通右侧连接污物管,所述污物管与所述三通连接处设有第二开关,且污物管右端设有污物收集腔,所述污物收集腔右侧上部设有吸污器,且污物收集腔右侧下部设有排污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药液存储袋上设有刻度,且药液存储袋顶部中间处设有盖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液管顶部插入药液存储袋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头设计呈圆锥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污口上设有截止阀。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插入管与吸收器,不仅能够使药物存留在患者肾内,而且还能够便于吸收污物。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肾内科灌肠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药液存储袋;2、输液管;3、插入管;4、污物管;5、盖子;6、第一开关;7、管头;8、出液孔;9、伸缩装置;10、三通;11、第二开关;12、流量控制器;13、污物收集腔;14、吸污器;15、排污口;16、截止阀;17、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肾内科灌肠装置,包括药液存储袋1、输液管2、插入管3和污物管4,所述药液存储袋1外形设计呈长方形状,且药液存储袋1下部设有输液管2,所述输液管2中间处设有流量控制器12,所述流量控制器12下有第一开关6,所述输液管2底端连接一三通10,所述三通10左侧连接插入管3,所述插入管3上设有伸缩装置9,且插入管3左端为管头7,所述管头7上设有出液孔8,所述三通10右侧连接污物管4,所述污物管4与所述三通10连接处设有第二开关11,且污物管4右端设有污物收集腔13,所述污物收集腔13右侧上部设有吸污器14,且污物收集腔13右侧下部设有排污口15。
所述药液存储袋1上设有刻度17,且药液存储袋1顶部中间处设有盖子5,通过刻度17能够随时精确的观察出药物剩余量,同时通过盖子5能够便于医务人员将药物倒入药液存储袋1内,所述输液管2顶部插入药液存储袋1内,从而有利于药液存储袋1内的药物通过输液管2流出,所述管头7设计呈圆锥形状,有利于管头7插入患者体内进行输送药液,同时便于污物从患者体内经过管头7吸入污物收集腔13,所述排污口15上设有截止阀16,通过截止阀16有利于对污物收集腔13内部的污物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孝俊,未经王孝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503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囊体导管
- 下一篇:一种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丙烯复合盆底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