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多巴胺处理陶瓷粒子改性无纺布隔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47941.6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0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于力娜;王丹;赵中令;韩建;张克金;刁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巴胺 处理 陶瓷 粒子 改性 无纺布 隔膜 制备 方法 | ||
1.聚多巴胺处理陶瓷粒子改性无纺布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a)将陶瓷粒子在浓度为0.5g/L~2.0g/L的多巴胺溶液中浸渍10h~24h后,将其抽滤、蒸干得到聚多巴胺改性陶瓷粒子粉末,聚多巴胺/无机粒子的质量比为0.05~0.2;同时,b)采用含有有机粘结剂、有机溶剂、改性陶瓷粉末、造孔剂的混合液处理无纺布隔膜,有机粘结剂/有机溶剂/改性陶瓷粉末/造孔剂的比例为0.6~1/6.4~10/0.1~3.2/0.7~0.95;c)将b)步得到的隔膜经碾压、真空烘干,真空烘干温度50~75℃,即基于聚多巴胺处理陶瓷粒子改性无纺布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处理陶瓷粒子改性无纺布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粒子为20~120nm的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钛(TiO2),氧化锆(ZrO2),氧化铈(CeO2),氧化镁(MgO)及氧化锌(ZnO)中的一种或者是两种,具体地,三氧化二铝/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铈/氧化镁/氧化锌质量比=0~1/0~1/0~1/0~1/0~1/0~1。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处理陶瓷粒子改性无纺布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PVDF)和聚四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中的一种或或两种,重均分子量为40~50万,具体地,PVDF/PVDF-HFP=0~1/0~1。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处理陶瓷粒子改性无纺布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孔剂为去离子水、正丁醇、无水乙醇中的一种或组合,具体地,离子水/正丁醇/无水乙醇质量比=0~1/0~1/0~1。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处理陶瓷粒子改性无纺布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处理方式为流延涂覆,涂覆的厚度为5~1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处理陶瓷粒子改性无纺布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组合,具体地,丙酮/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0~1/0~1/0~1。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处理陶瓷粒子改性无纺布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隔膜碾压后的厚度为28~4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79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动力电池的连接器、动力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汽车
- 下一篇:电池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