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沉降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46247.2 | 申请日: | 2015-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1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小菊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沉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地,是一种污水沉降池。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水过滤领域,对于污水中的污泥颗粒,普遍采用自然沉降的方式进行沉淀处理;为此,在污水处理系统中,一般都设置有沉降池,而目前的沉降池又需要配设刮泥机,以定期对沉降于池底的污泥进行清除;刮泥机体积庞大,硬件成本大,运行能耗高,使沉降池的建设成本巨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沉降池,该污水沉降池无需匹配刮泥机,即可实现池底淤泥的清理,成本较低。
本发明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技术方案是:该污水沉降池包括圆形池体,所述圆形池体的池底呈中心向上凸起的圆锥形,且池底的周边形成环形平面;所述环形平面上开设一个池底漏孔;所述环形平面上覆盖一个环形圈,所述环形圈与环形平面之间通过环形滑槽匹配,使环形圈可绕环形圈与环形平面共同的中心旋转;所述环形圈上周向均布有竖直挡板,相邻的竖直挡板之间间距为所述池底漏孔的直径的1~1.5倍,且各相邻的竖直挡板之间的环形圈上均制有环形圈漏孔;在所述环形圈旋转一周过程中,各环形圈漏孔分别与所述池底漏孔经历一次相互正对;所述环形圈内周制有环形齿口,所述环形齿口耦合于一个贯穿池底的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由设于所述圆形池体下方的电机驱动;所述池底漏孔下接一根漏管,所述漏管中串接有电磁阀;所述漏管下方设有淤泥槽。
作为优选,所述漏管中、电磁阀上方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的采光方向朝向侧面,且所述漏管的侧壁上与光电传感器的采光方向正对处透光;所述光电传感器在感测到光信号时,向所述电磁阀输出闭信号,所述电磁阀关闭;否则,向所述电磁阀输出开信号,所述电磁阀开启。
作为上述优选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漏管外侧正对于所述光电传感器的采光方向处设有一个电光源,所述电光源在所述电机运行时点亮。
作为优选,所述圆形池体的池底还覆盖有一个与池底贴近的、可绕池底中心旋转的锥形板,且所述锥形板的旋转由圆形池体上方的电机驱动;所述锥形板的圆周接近所述环形圈;锥形板的上表面周向均布有光滑的径向条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污水沉降池在使用时,由于池底呈凸起的圆锥形,因而池底的泥浆在重力作用下均向池底的周边,即向所述环形圈移动,并堆积在环形圈的各竖直挡板之间;随着环形圈的旋转,泥浆由于受到两侧的竖直挡板的约束,只能跟随环形圈一起转动,直至泥浆下方出现所述池底漏孔,此时,泥浆穿过环形圈漏孔、池底漏孔,落入所述漏管内,漏管内堆积泥浆时,打开所述电磁阀,使泥浆落入所述淤泥槽中,待漏管中排完泥浆后,再关闭电磁阀,使池内的水不被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污水沉降池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污水沉降池实施例一的侧剖示意图。
图3是本污水沉降池实施例二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中,该污水沉降池包括圆形池体1,所述圆形池体1的池底11呈中心向上凸起的圆锥形,且池底11的周边形成环形平面;所述环形平面上开设一个池底漏孔110;所述环形平面上覆盖一个环形圈2,所述环形圈2与环形平面之间通过环形滑槽111匹配,为了降低摩擦阻力,可在环形滑槽111内设置滚珠,使环形圈2可绕环形圈与环形平面共同的中心旋转,即绕圆形池体1的竖直中心线旋转;所述环形圈2上周向均布有竖直挡板21,相邻的竖直挡板21之间间距为所述池底漏孔110的直径的1~1.5倍,且各相邻的竖直挡板21之间的环形圈2上均制有环形圈漏孔20;在所述环形圈2旋转一周过程中,各环形圈漏孔20分别与所述池底漏孔110经历一次相互正对;所述环形圈2内周制有环形齿口,所述环形齿口耦合于一个贯穿池底的齿轮轴31,所述齿轮轴31由设于所述圆形池体1下方的电机3驱动,且所述齿轮轴31与圆形池体1的池底11之间通过防水轴承配合,以保障池内的水不会沿齿轮轴31下漏;所述池底漏孔110下接一根漏管4,所述漏管4中串接有电磁阀41;所述漏管4下方设有淤泥槽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小菊,未经朱小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62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