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无染生态多元调色系列纱线及织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45715.4 | 申请日: | 2015-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6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朱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丁堰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3D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生态 多元 调色 系列 纱线 织物 | ||
1.抗菌无染生态多元调色系列纱线,由纤维经过清花、梳理、并条、粗纱和细纱步骤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无染生态多元调色纱线由铜改性聚酯纤维、原生态粘胶纤维和其他普通纤维经过混纺而成,所述铜改性聚酯纤维占纱线总质量的0~41%,原生态粘胶纤维占纱线总质量0~100%,其他纤维占纱线总质量的0~59%,所述抗菌无染生态多元调色纱线的纱支数为9.8tex~36tex;
所述铜改性聚酯纤维经添加化合纳米铜和纺丝工艺的改性,同时,纤维在纺纱前必须增加抗静电处理工艺,所述抗静电工艺为将铜改性聚酯纤维在清花工艺前以喷雾的形式将抗静电剂均匀的喷洒在铜改性聚酯纤维上,然后采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放置24小时,所述放置温度为20℃以上;
所述原生态粘胶纤维的生产步骤为:选用天然原生竹的主成分,利用化学纺丝技术制成未经染色处理的带有自然卡其原色纤维,所述化学纺丝技术为干喷湿法纺丝技术;
所述其他普通纤维为棉、普通粘胶纤维、莫代尔、天丝中的一种或多种混纺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无染生态多元调色系列纱线,其特征在于:纱线各纤维的重量份组成为41%铜改性聚酯纤维和59%的其他普通纤维,或为70%原生态粘胶纤维和30%的其他普通纤维,或为100%原生态粘胶纤维,或为5~41%的铜改性聚酯纤维和59~95%原生态粘胶纤维,或为5~41%铜改性聚酯纤维、54~65%的原生态粘胶纤维和5~30%其他普通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丁堰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如皋市丁堰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57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固体厌氧消化沼气生产中的组合搅拌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光学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