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艇神经网络终端滑模航迹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44363.0 | 申请日: | 2015-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2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跃能;闫野;周洋;朱正龙;黄煦;刘二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G05D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艇 神经网络 终端 航迹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飞艇神经网络终端滑模航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给定以广义坐标表示的指令航迹:ηd=[xd,yd,zd,θd,ψd,φd]T;
所述的指令航迹为广义坐标ηd=[xd,yd,zd,θd,ψd,φd]T,其中:xd、yd、zd、θd、ψd和φd分别为指令x坐标、指令y坐标、指令z坐标、指令俯仰角、指令偏航角和指令滚转角,上标T表示向量或矩阵的转置;
步骤二:误差量计算:计算指令航迹与实际航迹之间的误差量;
指令航迹与实际航迹之间的误差量,其计算方法为:
e=η-ηd=[x-xd,y-yd,z-zd,θ-θd,ψ-ψd,φ-φd]T(1)
η=[x,y,z,θ,ψ,φ]T为实际航迹,x、y、z、θ、ψ、φ分别为实际航迹的x坐标、y坐标、z坐标、俯仰角、偏航角和滚转角;
步骤三:终端滑模控制律设计:选取终端滑模函数,采用终端滑模控制方法设计航迹控制律,并采用神经网络逼近飞艇的不确定模型,计算航迹控制量;
1)建立飞艇空间运动的数学模型
飞艇空间运动的坐标系及运动参数定义如下:采用地面坐标系OeXeYeZe和体坐标系obxbybzb对飞艇的空间运动进行描述,CV为浮心,CG为重心,浮心到重心的矢量为rG=[xG,yG,zG]T,xG为浮心到重心的轴向分量,yG为浮心到重心的侧向分量,zG为浮心到重心的竖向分量,;运动参数定义:位置P=[x,y,z]T,x、y、z分别为轴向、侧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姿态角Ω=[θ,ψ,φ]T,θ、ψ、φ分别为俯仰角、偏航角和滚转角;速度v=[u,v,w]T,u、v、w分别为体坐标系中轴向、侧向和垂直方向的速度;角速度ω=[p,q,r]T,p、q、r分别为滚转、俯仰和偏航角速度;记广义坐标η=[x,y,z,θ,ψ,φ]T,广义速度为V=[u,v,w,p,q,r]T;
飞艇空间运动的数学模型描述如下:
式中,03×3表示3×3阶的零矩阵,表示η的一阶微分,表示V的一阶微分,
其中,G表示飞艇所受的重力,B表示飞艇所受的浮力,F表示飞艇所受的推力,
式中,m为飞艇质量,m11、m22、m33为附加质量,I11、I22、I33为附加惯量;Q为动压,α为迎角,β为侧滑角,CX、CY、CZ、Cl、Cm、Cn为气动系数;Ix、Iy、Iz分别为绕obxb、obyb、obzb的主惯量;Ixy、Ixz、Iyz分别为关于平面obxbyb、obxbzb、obybzb的惯量积;T为推力大小,μ为推力矢量与obxbzb面之间的夹角,规定其在obxbzb面之左为正,υ为推力矢量在obxbzb面的投影与obxb轴之间的夹角,规定其投影在obxb轴之下为正;lx、ly、lz表示推力作用点距原点ob的距离;
式(3)为关于广义速度V的表达式,需要将其变换为关于广义坐标η的表达式;
由式(1)可得:
式中J-1(η)为J(η)的逆矩阵,
对式(16)微分,可得
式中
式(19)左乘可得
综合式(3)、式(19)以及式(21)可得:
式中
Mη=RTMR(23)
实际飞行过程中,Mη、Nη和Gη均存在不确定项,分别为ΔMη、ΔNη和ΔGη;由此式(22)可以写为:
记
以式(28)所描述的数学模型为被控对象,采用神经网络终端滑模控制方法设计航迹控制律;
2)滑模面设计
设计终端滑模面为:
其中,e=[e1,e2,e3,e4,e5,e6]T,e1,e2,e3,e4,e5,e6分别为向量e的第1个至第6个元素,s=[s1,s2,s3,s4,s5,s6]T,s1,s2,s3,s4,s5,s6分别为向量s的第1个至第6个元素,λ=diag(λ1,λ2,λ3,λ4,λ5,λ6),λ1,λ2,λ3,λ4,λ5,λ6分别为向量λ的第1个至第6个元素,diag(·)表示对角矩阵,λ为正定矩阵,κ为正实数且满足1<κ<2;
3)设计终端滑模控制律:
式中,λ-1表示λ的逆矩阵,表示Mη的逆矩阵,||·||表示欧几里德范数;
滑模面的稳定性分析如下;
定义如下Lyapunov函数
对式(31)微分并利用式(29),可得:
式中,表示的一阶微分,sT表示s的转置;
对式(1)求二阶微分并利用式(22)和式(29),可得:
将式(33)代入式(32),可得:
式(34)即证滑模面的稳定性;
对于式(30)中的模型不确定项Δf,采用神经网络逼近模型不确定项Δf;
4)构造神经网络逼近器,设计神经网络终端滑模控制律:
神经网络逼近器包括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
输入层:选取网络的输入变量为eT为误差量e的转置、为误差量e的一阶微分的转置、为误差量e的二阶微分的转置、ηT为η的转置、为η的一阶微分的转置、为η的二阶微分的转置;
隐层:选取高斯函数作为隐层节点的基函数
其中,cj=[cj1,cj2,…,cjn]为第j个高斯函数的中值,cj1,cj2,…,cjn分别为cj的第1个、第2个、…、第n个分量,n为神经网络的节点数;bj为第j个高斯函数的标准偏差,j=1,2,…,n,n为神经网络的节点数,||·||表示欧几里德范数;
输出层:神经网络逼近器的输出为
式中,为||Δf|/的估计值,为最优权重系数向量,h(x)=[h1(x),h2(x),…,hn(x)]T,h1(x),h2(x),…,hn(x)分别为向量函数的第1个、第2个、…、第n个分量,n为神经网络的节点数;
由此,神经网络终端滑模控制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43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负载高频电流驱动放大系统
- 下一篇:无铁心复合式伺服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