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骨状核壳结构纳米镍铜合金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44243.0 | 申请日: | 2015-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0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范冰冰;张锐;赵彪;邵刚;赵婉瑜;陈德良;王海龙;卢红霞;许红亮;马超;代巧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鱼骨 状核壳 结构 纳米 铜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鱼骨状核壳结构纳米镍铜合金粉体,以镍盐、铜盐为金属盐,在碱性环境中,镍、铜离子先与络合剂络合,形成络合物,再经还原剂还原制得,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为乙二胺,还原剂为硼氢化钠和/或硼氢化钾,还原反应的温度为70~110℃,时间12~18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镍铜合金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盐与铜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镍铜合金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盐为氯化镍、硫酸镍、硝酸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铜盐为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镍铜合金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与镍盐或铜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0~260:1~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镍铜合金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与镍盐或铜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1~3。
6.鱼骨状核壳结构纳米镍铜合金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镍盐、铜盐加入水中,并调节溶液pH值为10~14,得溶液A备用;
2)在溶液A中加入络合剂,混合均匀,得溶液B备用;
3)在溶液B中加入还原剂并混合均匀,再在温度70~110℃下保温反应12~18小时,即得;
所述镍盐与铜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3,络合剂与镍盐或铜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0~260:1~3,还原剂与镍盐或铜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1~3;
所述络合剂为乙二胺,还原剂为硼氢化钠和/或硼氢化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镍盐为氯化镍、硫酸镍、硝酸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铜盐为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A中镍盐的浓度为0.017~0.05mol/L。
9.鱼骨状核壳结构纳米镍铜合金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镍盐、铜盐加入水中,并调节溶液pH值为10~14,得溶液A备用;
2)按照体积比1:0.1~0.3在溶液A中加入络合剂,混合均匀,得溶液B备用;
3)按照体积比1:0.2~0.6在溶液B中加入还原剂溶液并混合均匀,再在温度70~110℃下保温反应12~18小时,即得;
所述镍盐与铜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3,溶液A中镍盐的浓度为0.017~0.05mol/L;
还原剂溶液的浓度为0.1~0.3mol/L;
所述络合剂为乙二胺,还原剂为硼氢化钠和/或硼氢化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镍盐为氯化镍、硫酸镍、硝酸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铜盐为氯化铜、硫酸铜、硝酸铜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42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车辆仪表台操纵机构
- 下一篇:一种利用炼钢污泥制取还原铁粉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