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花内生真菌CEF-082及其在棉花黄萎病防治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44233.7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8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朱荷琴;张芸;冯自力;冯鸿杰;李志芳;师勇强;赵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N63/04;A01P3/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高宇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花 真菌 cef 082 及其 黄萎病 防治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理学,具体地涉及棉花的内生真菌CEF‑082及其在棉花黄萎病防治中的应用。所述棉花的内生真菌CEF‑082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1313;CEF‑082的代谢产物对棉花黄萎病菌菌落生长的抑制率达100%,对分生孢子产量的抑制率为70.73%;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在棉苗真叶初现时用CEF‑082培养滤液预接种棉花,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62.37%,将CEF‑082的玉米沙粒培养物按2%接入基质中再培育棉苗,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66.88%;与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枯草芽孢杆菌相比,防治效果平均提高30.7%;CEF‑082预接种棉花提高了防御相关基因β‑1,3‑glucanase、POD、PPO和PAL等的表达,从而增强了植株对黄萎病的抗性,降低了病原菌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理学,具体地涉及棉花的内生真菌CEF-082及其在棉花黄萎病防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土传维管束真菌病害,是我国乃至世界棉花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被称为棉花的“癌症”,在我国棉花生产上经常大面积重度发生,一般减产15%-30%,重病田减产50%以上,甚至绝产。由于轮作倒茬难,缺乏抗病品种和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农药,致使目前生产上对黄萎病的防治几乎是空白,病害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成为发展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植物病害的发生危害具有经济、环境友好的特点。生防菌通常可利用竞争、抗生、寄生和交叉保护等直接的拮抗机制抑制植物病害;同时某些生防菌还能促进植物生长,诱导植物对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病害乃至对线虫和昆虫为害的抗性,称为诱导系统抗性(ISR),又称获得性抗病性,是植物在一定的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刺激或作用下,产生对随后病原物侵染的抗性。诱导的系统抗病性(或免疫作用)优于化学防治和抗病育种,其优点如下:(l)免疫作用能有效地防治病毒、细菌和真菌病害。(2)免疫作用是稳定的,它决定几种不同的机制,而内吸杀菌剂往往具有单一的作用位点,容易产生新的抗药小种,因而是不稳定的。(3)免疫作用是系统的、持久的,瓜类中的免疫作用可通过嫁接,从砧木传导到接穗。(4)在感病植物中亦具有免疫能力,说明潜在的抗病基因存在于所有的植物中。(5)免疫物质,可从免疫植株的化学提取物中获得,可在田间喷施或种子处理。
目前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棉花黄萎病研究较多的是枯草芽孢杆菌,作用机理是产生杆菌肽等多种抗菌物质来抑制病原菌,对黄萎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生产应用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防治效果较低,国内登记的枯草芽孢杆菌剂型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在45%左右,且在不同年份效果不稳定。例如2008年和2009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承担国家农药登记试验中(任务来源于农业部农药鉴定所),黑龙江强尔生化技术开发区有限公司生产的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46.0%-52.9%,但在2010年大面积试验中防治效果只有32.7%。
植物内生真菌是那些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内部、不引发植物产生明显病症的真菌。因为能够产生次生代谢类物质防治植物病害,现已成为生物防治中重要的生防因子。棉花黄萎病是一种系统性维管束病害,病原菌从植株的根部入侵,沿维管束扩展蔓延,棉花的内生真菌与黄萎病菌同处植物体内,具有相同的微生态环境,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可直接作用于黄萎病菌,因此,从棉花的内生真菌入手,分离筛选对黄萎病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获得对该病控制效果好的生防菌株,是值得探讨的棉花黄萎病防治的新途径。本发明的发明人经多年的研究,从健康棉花的茎杆中获得一株内生真菌,经温室苗期试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达64.63%,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具有巨大的潜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人为解决现有的拮抗微生物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较差的问题,提出并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棉花的内生真菌CEF-082。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棉花的内生真菌CEF-082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4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