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43223.1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4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青;王峰;付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博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A61K36/886;A61K36/896;A61P31/02;A61P37/08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葛东升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超声 耦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超声耦合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粘度调节剂0.5~3%;保湿剂0.1~0.5%;杀菌剂0.05~1%;润滑剂0.1‑2%;抗过敏剂0.05~1%;酸度调节剂0.01~0.5%;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粘度调节剂为卡波姆、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保湿剂为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酸,所述杀菌剂为三氯卡灵、三氯生,所述润滑剂为霍霍巴油,所述抗过敏剂为芦荟提取物,所述酸度调节剂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本发明所述的超声偶合剂具有良好的抗过敏性能,大大减少了化学抗菌剂的添加量,尤其适于腔道粘膜及创伤皮肤的超声检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超声偶合剂组合物,还涉及该耦合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现代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诊断和超声治疗在医疗上已广泛应用。超声波与声波相同,均需依靠介质传播,并与不同介质构成的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等现象。超声波反射的多少由二种介质的声阻差决定,介面两侧物质的声阻差愈大,反射愈多,进入第二介质的超声波愈少。因此,在机体软组织与水构成的介面,超声波反射很少,但空气与软组织构成的介面,则大量超生能量由于反射而丧失。在应用超声波诊断或超声波治疗时,为了消除超声波因反射而造成的损失,需用医用超声耦合剂填充皮肤与声头之间的空隙。耦合剂的声阻应与人体软组织的声阻相近。
由于声头频繁地与不同病人的检测或治疗部位进行接触,容易产生交叉感染,特别对于腔道粘膜超声检测或治疗。为了避免临床超声过程中引起的交叉感染,目前已有对超声耦合剂进行直接高温杀菌达到产品本身无菌的产品,也有在耦合剂中添加杀菌剂达到避免交叉感染的作用,还有采用树脂交联制备医药消毒超声耦合剂。
CN101716354 A涉及公开一种超声耦合剂和在医院临床腔道、粘膜及不完整皮肤等的超声波检测或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该超声耦合剂的原料由银离子或纳米银作为杀菌剂、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作为粘度调节剂、抗色变剂、抗沉淀剂和抗刺激剂组成。
CN101862460 A公开了一种消毒杀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含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0.05-2%,R-多糖0.1-2%,丙二醇2-7%,丙三醇2-7%,交联聚丙稀酸树脂0.6-1.5%,蒸馏水80.5-95.25%;另外,加入上述总重量0.8-1.2%的三乙醇胺。其制备步骤如下:配制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溶液;将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和R-多糖完全溶入配制成的混合溶液中;配制交联聚丙稀酸树脂溶液;将配制的混合溶液加进交联聚丙稀酸树脂溶液中,形成凝胶状的高分子物质;另外滴加三乙醇胺溶液,使得到的超声耦合剂呈中性。
发明内容
由于超声耦合剂中添加有各种添加剂,因此常有皮肤敏感的病患容易对耦合剂产生不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无毒、无刺激、具有抗过敏功能的,制备方法简单,可用于医学上对腔道、粘膜及不完整皮肤进行超声检测并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超声耦合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超声耦合剂在临床医学上对腔道、粘膜及不完整皮肤的超声波检测或辅助治疗中的应用。
本发明人提出一种防过敏的超声耦合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粘度调节剂 0.5~3%;保湿剂 0.1~0.5%;杀菌剂 0.05~1%;润滑剂 0.1-2%;抗过敏剂 0.05~1%;酸度调节剂 0.01~0. 5%;余量为去离子水。优选各组分的组成为粘度调节剂 1~2%;保湿剂 0.2~0.3%;杀菌剂 0.1~0.5%;润滑剂 0.5-1%;抗过敏剂 0.2~0.5%;酸度调节剂0.1~0. 3%;余量为去离子水。
所述粘度调节剂为卡波姆、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一种或其混合物,优选为卡波姆。
所述保湿剂为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酸。
所述杀菌剂为三氯卡灵、三氯生。
所述润滑剂为霍霍巴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博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宁博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32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