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粘连式抽芯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41532.5 | 申请日: | 2015-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5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迎瑞升压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刘嘉 |
| 地址: | 4013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粘连 式抽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压铸生产过程中,当压铸件与开模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具有凹槽或孔时,压铸模上必须设置活动型芯。如果凹槽和孔较小、较浅,铸件在冷凝过程中对型芯产生的抱紧力不大,在开模时利用模具上的设置的机械抽芯结构就可以完成抽芯动作。
现有的抽芯机构是由液压抽芯器,抽芯器座和联轴器等组成,液压抽芯器的活塞杆通过联轴器与铸造型腔内置的活动型芯固定连接,液压抽芯器的活塞杆伸缩使得活动型芯在型腔内轴向移动。但是在活动型芯实际抽芯过程中,需要将活动型芯从铸造型腔中抽出时,少许未完全冷凝的铸件金属材料会粘连在活动型芯,造成抽芯形成的铸件孔孔壁出现缺失部分,铸件孔抽芯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防止金属材料粘连在活动型芯上、抽芯质量高的防粘连式抽芯机构。
本方案中的防粘连式抽芯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拉杆连接,拉杆的右端与活动型芯连接,所述活塞杆的端头为T形的卡头,该活塞杆的杆身上设置有螺纹段,该螺纹段可与活塞杆上套设的主动齿轮螺纹配合;在拉杆靠近活塞杆的一端上固定有轴套,该轴套内设有用于供卡头移动的容置腔;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该从动齿轮通过转轴与主动带轮同轴连接,该主动带轮与拉杆上设置的从动带轮连接。
有益效果:活塞杆伸出时,卡头推动拉杆使得活动型芯在铸造型腔内移动;当活塞杆回缩时,卡头背离铸造型腔移动,螺纹段移动并与主动齿轮配合,使得主动齿轮转动,动力经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主动带轮——从动带轮——拉杆后,传递至活动型芯,使得活动型芯在铸件孔内转动,少许未完全冷凝的铸件金属材料与活动型芯分离,避免了金属材料粘连在活动型芯上,保证了抽芯的质量。
进一步,所述液压缸的端盖上设置有限位部,该限位部上开有限位孔,主动齿轮的上部贯穿该限位孔,防止主动齿轮在活塞杆轴向上窜动,导致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脱离啮合。
进一步,所述容置腔的长度大于卡头的长度20cm,留给卡头足够长的移动距离。
进一步,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通过三角皮带连接,摩擦力更大,防止皮带从带轮上脱离。
进一步,拉杆与轴套焊接,连接更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防粘连式抽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液压缸1、活塞2、活塞杆21、轴套3、容置腔31、轴孔32、卡头4、拉杆5、螺纹段6、主动齿轮7、从动齿轮8、转轴9、主动带轮10、从动带轮11、限位部12、活动型芯13。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防粘连式抽芯机构,包括液压缸1、拉杆5和活动型芯13,拉杆5右端与活动型芯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活动型芯13位于铸造模具的铸造型腔中。液压缸1的缸体内滑动配合有活塞2,该活塞2与活塞杆2采用螺纹连接。上述活塞杆2贯穿缸体,该活塞杆2的自由端焊接有圆盘状的卡头4,该卡头4为T形结构。
拉杆5的左端通过焊接有轴套3,该轴套3内形成可容纳卡头4的容置腔31,该轴套3左端开有与该容置腔31相通的轴孔32。轴套3的侧面(即与图1平面所面相垂直)处开有供活塞杆2和卡头4进入的安装口,活塞杆2的杆身贯穿轴套3的轴孔32,卡头4位于容置腔31内(容置腔31的长度大于卡头4的长度20cm),且该卡头4的直径大于轴孔32的直径。拉杆5在轴套3和活动型芯13之间通过平键配合有从动带轮11。
液压缸1的缸体右端端盖向外延伸形成限位部12,该限位部12上开有限位孔。上述活塞杆2位于缸体外的位置上带有螺纹段6,在活塞杆2上还套有主动齿轮7,该主动齿轮7的轴孔32为与螺纹段6配合的螺孔,主动齿轮7的上部贯穿限位孔内,主动齿轮7与从动齿轮8啮合。所述从动齿轮8与转轴9左端通过花键配合,转轴9的右端与主动带轮10花键配合,主动带轮10位于从动带轮11的正下方。主动带轮10与从动带轮11通过三角皮带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活塞杆2的伸缩是由液压缸1的液压油推动实现。初始状态时,螺纹段6位于主动齿轮7的右侧,当活塞杆2伸出时,主动齿轮7的螺孔与活塞杆21
配合,主动齿轮7不发生转动,活塞杆2推动推动轴套3和拉杆5右移,从而使得活动型芯13移动至抽芯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迎瑞升压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迎瑞升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15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材消耗低的滑动水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下方斜抽芯结构的压铸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