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火灾救援飞艇的烟气隔离送风防护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41453.4 | 申请日: | 2015-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5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郑岩;王鹤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建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B1/00 | 分类号: | B64B1/00;B64B1/58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火灾 救援 飞艇 烟气 隔离 送风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灾救援飞艇的外部隔烟辅助护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火灾救援飞艇的烟气隔离送风防护罩。
背景技术
伴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无线通讯控制技术的长足发展,多旋翼的无线遥控飞行器控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此类多旋翼飞行器的多个旋翼可以在智能控制系统的统一指挥下协同工作,其各个旋翼均能分别根据智能控制系统所发来的指令调整自身的倾角和转速,从而实现飞行器整体飞行姿态的改变或平稳飞行,甚至实现空中定点悬停。而其智能控制系统则可以通过雷达测距、红外测距、视频图像采集和智能识别算法等功能综合判断自身的空间方位和飞行姿态,并根据这些反馈变量对自身的理想飞行姿态做出实时的重新运算和调整,从而实现智能化稳态飞行。
此外,如今的CDMA、GPRS或3G网络等远程无线通讯网络和以蓝牙、WIFI和ZigBee等低功耗的自组织网络为代表的中短程无线通讯技术不断发展,其各种高效便捷的无线通讯协议推陈出新,兼容性不断拓展,它们所传递的通讯和控制信号甚至可以与GPS导航、北斗导航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接。这使得智能控制系统不但能以自身为中心与邻近的无线设备进行控制指令和反馈信号的双向通讯,甚至还可以通过多个无线设备彼此作为信号转发的中继节点,将通讯信号放大和中转,以无线网络的形式传递给更广范围内的更多同类设备,以此组成覆盖面较广的智能控制节点网络。基于此类无线远程通讯和远程控制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及远洋测绘等领域,其相关报道和专利技术层出不穷、举不胜举。
而在另一方面,高层楼宇建筑发生火灾时,其楼宇自身的供电、供水、电梯、楼梯甚至固定索道、紧急逃生通道等可以用于救援的资源或途径可能均无法使用或者其承载能力远远无法满足输送人员或运送物资的效率需求。而由地面向高空输送物资的云梯以及高压水枪等输送和营救系统都有其高度上的临界极限,在此高度上限以上的高空建筑往往由于超过营救系统的高度范围而无法抵达。
未解决上述高层楼宇建筑的火灾救援难题,一些基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浮空飞行器技术应运而生。飞艇装置依赖密度轻于空气的氢气、氦气或在受热状态下密度变小的热空气、热氮气充入的气囊,依靠密度较轻的气囊排开密度较大的普通空气,从而获得足够强的浮力。因此,飞艇的载重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气囊大小而非推进动力装置。体积巨大的飞艇可以携带足够多的能源和物资,滞空时间大大优于其它单纯依靠推进动力的飞行器。而飞艇自身的推进装置仅仅是用于控制飞行方向和改变飞行姿态即可,对能源消耗较少。但是,由于飞艇体积巨大,因此所受空气阻力也大,其在空中的机动能力较弱,其适合滞空顶点悬停,而其在快速反复起降、快速往返运送物资、改变调整悬停方位等方面均不具优势。
例如,申请号为CN20141076578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多用途救援无人飞行器,其自身载有锂电池、超级电容等电能贮存装置或者有机物燃料电池等产生氢气的装置,并且带有太阳能板作为电能收集和补充装置。该飞行器通过带有立体视觉及雷达识别系统的主控系统判断环境状况,并通过综合控制分布在密封舱室周边的多个动力单元以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悬停、原地转向、前进以及紧急推进等姿态的调整和重心稳定,有效增强了其飞行姿态的操控精度和稳定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飞行器相对于目标建筑的晃动。此外,该飞行器还通过均充有氢气的底座和顶盖共同形成密封舱室,舱室前后端面的开口均设有带折叠式护栏的通道,该通道在折叠收起时还兼做密封舱室的门。如图1和图2所示,该飞艇16可以悬浮停留在高空,并通过抵近高层楼宇的侧壁的方式对受困人员所在房间B中的受困人员进行营救。
授权公布号为CN10361274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以太阳能发电为供电源的智能运输飞艇,其飞艇通过覆盖在艇体上半部的太阳能薄膜层获取电力,设有可以无线遥控操纵的飞行姿态动力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多个飞艇可以通过两端均带有无线对接自锁装置的透明管道彼此连接而组成贯通的运输通道;其透明管道中设有依靠重力滑降的导轨,用于输送货物。该飞艇装置的必须采用透明管道,以便于控制人员观察通道内的货物或人员沿管道下滑的位置和速度,但其透明管道中的导轨同时限制了其两端飞艇的水平距离、垂直高度差,且其多段轨道在竖直方向上均共面时才能保证其轨道的连贯时的顺畅性,这使该整体管道系统的角度和方位均不能灵活调整。另外,其轨道装置的末端必须锚定在地面、高塔或其它楼宇上,收到地面道路和建筑的阻碍,其轨道末端的锚点也无法灵活快速地改变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建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吉林省建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14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