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粉末冶金制品碳氧含量的烧结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40668.4 | 申请日: | 2015-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1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余鹏;莫畏;吕永虎;孙永君;张新房;屈小勇;薄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艾利门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3/10 | 分类号: | B22F3/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杨昕昕;邓义华 |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粉末冶金 制品 含量 烧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粉末冶金制品碳氧含量的烧结方法。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是使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粉末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过程制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业技术。粉末冶金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是一种”绿色”的制造技术,能够按照产品的最终形状一次成形,从而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费。它的”绿色”还体现在制备一些难熔金属或合金的时候能够在较低的温度烧结成形,节省了能源的消耗。在制备形状复杂的制品时,粉末冶金技术尤其有优势,成本远较机械加工等传统加工方法低,而制品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所以越来越受到更多领域的青睐。
粉末冶金技术按照它的成形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模压成形、粉末注射成形或粉末轧制成形等。不管何种成形方法,最终制品必须经过烧结工序才能得到所需的产品。粉末的烧结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粉末颗粒在这个过程之中形成冶金结合,从而使制品获得必要的力学性能。从工艺上来分析,烧结是一个系统工程,烧结炉、制品和烧结气氛共同构成了烧结的主要因素。烧结炉的升温速率、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炉内温度场和气氛流场的分布、制品的摆放、承烧材料和烧结填料的选择、气氛的流速和纯度等等都能对烧结结果造成影响。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金属粉末冶金制品而言,成形之后的生坯拥有巨大的表面能,很容易与系统中的氧碳结合,形成稳定的氧化物或碳化物,导致制品碳氧含量增加,这些氧和碳或者以间隙固溶的方式留在晶粒中或者以化合物的方式残留在晶界之间,对制品的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通常是增加制品的强度,但急剧降低制品的延展性,使得最终产品不堪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金属粉末冶金工艺中最终产品氧碳含量过高造成产品力学性能变差,影响产品的使用这一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控制粉末冶金制品碳氧含量的烧结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控制粉末冶金制品碳氧含量的烧结方法,在烧结过程中将待烧结制品摆放于由可吸氧的金属板围成的封闭系统中进行烧结。
本发明利用可吸氧的金属板与氧的高亲和性使氧优先被易氧化的金属板吸收,此外,可吸氧的金属板围成的封闭系统能隔阻碳向制品扩散,从而大大降低最终产品的碳氧含量,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这一发明还能有效提高力学性能对碳氧含量敏感金属制品的烧结良品率,给工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优选地,所述的可吸氧的金属板为钛板。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使用钛板能够大大降低最终产品的氧碳含量,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更优选地,在烧结过程中将待烧结制品摆放于由钛板围成的钛盒中进行烧结。
优选地,在烧结制品与金属板的接触面设置防粘层。
更优选地,所述设置防粘层的方法为:在金属板上铺一层陶瓷粉末或在金属板上铺一块陶瓷板。
优选地,在封闭系统四周围一圈陶瓷粉末或钛粉,能够有效的吸收或防止由于炉子真空度不够或所通气氛不纯产生的微量氧气或其它杂质气体引入到产品中。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具体包含如下步骤:
S1.制品准备:使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所需制品;
S2.烧结前预处理:去除成形时残留在生坯中的粘结剂;
S3.烧结:将待烧结制品摆放于可吸氧的金属板围成的封闭系统中进行烧结。
更优选地,所述的粉末冶金工艺为普通模压成形工艺、粉末注射成形或粉末轧制工艺。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控制粉末冶金制品碳氧含量的烧结方法,所述的方法首次将待烧结制品摆放于可吸氧的金属板围成的封闭系统中进行烧结。由实施例中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此方法下制备得到的产品,大大降低最终产品的碳氧含量,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给工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控制粉末冶金制品碳氧含量的烧结方法示意图。
图2为烧结温度工艺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对本发明不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产品相对密度的测试方法参见:MetalPowderIndustriesFederation(MPIF)Standard42。
本发明实施例中抗拉强度的测试方法参见:MetalPowderIndustrie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艾利门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艾利门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406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