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预焙铝电解槽无缝衔接焙烧启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39795.2 | 申请日: | 2015-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9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宇;詹勇刚;可金川;武明祖;孙啸飞;张鹏程;王征;白恩贵;李学文;席洪平;李官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铝泽鑫铝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C3/06 | 分类号: | C25C3/06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于洪 |
| 地址: | 6555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预焙铝 电解槽 无缝 衔接 焙烧 启动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电解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对大型预焙铝电解槽进行焙烧启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铝电解槽理想的焙烧过程应该是较为缓慢的升温过程,其目的就是通过焙烧过程,把电解槽内衬烘干并使炉膛烧结成一个整体,确保炉膛整体的均匀性和完整性;通过焙烧使炉膛加热均匀,避免热应力局部集中,造成阴极局部受损而影响电解槽寿命,同时也为电解槽的生产过程稳定运行打下基础。但目前大型预焙槽的焙烧启动,习惯性地界定出焙烧阶段和启动阶段,按其操作步骤,当电解槽进入启动阶段时,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灌入数吨或十几吨的高温液体电解质,与此同时提高电压,利用电弧发热快速升温,熔化物料,分离碳渣。该操作方法存在的缺陷是:极短时间内灌入大量的高温液体电解质,同时高电压转化成大量的热能,在短时间内电解槽集聚大量的热量,容易对槽膛内炭素材料造成瞬间的热冲击,对阴极或阳极表面造成严重损伤,尤其是对阴极表面的损伤会破坏电解槽内衬,影响电解槽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电解槽焙烧启动方法存在的焙烧温度不均,影响电解槽寿命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焙烧启动方法,该方法能有效解决焙烧温度不均匀的情况,使阴极得到均匀完整的焙烧,从而避免阴极出现裂纹而导致电解槽早期破损。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大型预焙铝电解槽无缝衔接焙烧启动方法,包括装槽、抬阳极、人工加速物料熔化、打捞碳渣、灌铝启动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A、铝电解槽装槽:选取粒度为3~5mm的焦粒铺设在阴极炭块表面3,严格控制其厚度为2.5cm,然后挂装阳极炭块4,填装物料,物料高于人工伸腿1顶部180-190mm,阳极炭块4与电解槽各端面筋板8平齐面之间的间隙及阳极炭块间的缝隙5用铁板或铝皮盖严阻隔密封,其上部用电解质覆盖密封;
B、在拆除全部分流片6后,槽电压会缓慢降低至一个临界值,并且保持两个小时后,开始安放紧固小盒卡具进行抬阳极作业,并控制好抬阳极速率和抬阳极行程,抬阳极速率为1-2mm/h,阳极行程为35~45mm;
C、在抬阳极过程中,将电解槽中还未熔化的物料向已熔化的区域转移,并撬动未熔化的物料50,加速其熔化,当槽内液体高度达到450mm~500mm后开始进行捞碳渣作业,并控制槽电压在6.5V;
D、碳渣捞干净后,开通电解槽槽控机自动加料,灌入液体铝液后,整个铝电解槽启动过程完成,实现焙烧启动无缝衔接,整个灌入液体铝液过程控制槽电压<7.0V。
所述B步骤的临界值为槽电压下降至最低点值,具体抬极行程视电解槽的装槽差异、焙烧效果而定。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不以焙烧时间而是以实际焙烧效果来决定抬极及炭渣打捞作业。在焙烧启动时,由于焙烧温度受控,炉膛内衬能够得到循序渐进的焙烧。因缓慢熔化物料,物料损失小、焙烧环境好。同时,槽内液面呈缓慢逐步升高状态,对内衬材料吸收传导热量预留了充足的时间,避免急剧升温和强热冲击,造成阴极的损伤。在整个过程中可以有效控制电流分布不均、阳极钢爪发红、升温不均等非正常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铝电解槽装槽示意图。
1.人工伸腿,2.铝板或铁板,3.焦粒,4.阳极,5.阳极间缝隙,6.分流片,7.电解质,8.筋板,9.固体物料。
图2是本发明的铝电解槽焙烧启动示意图。
10.立柱母线,20.碳渣,30.小盒卡具,40.槽罩,50.未融化物料,60.液体物料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铝电解槽装槽:选取粒度3~5mm焦粒作为电阻发热层的介质铺设在阴极炭块表面,在铺设时直接将焦粒倒于高度为2.5cm铺焦模具内并找平,然后挂装阳极炭块4和装填物料(氟化钙、冰晶石、工业纯碱),装填物料要高于人工伸腿1顶部180mm,阳极炭块4与电解槽各端面筋板8平齐面之间的间隙及阳极炭块间的缝隙5用铁板或铝板2盖严阻隔密封,其上部用电解质7覆盖密封,降低槽膛内各炭素材料被氧化的机率,减少热量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铝泽鑫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铝泽鑫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97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敷膜太阳能热水器输水管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轮毂表面处理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