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收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9220.0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6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雷蕾;曹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神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申萍 |
地址: | 21444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线缆的电热丝是采用绞线机在防弹丝表面绞合合金加热丝的方法制成。这样的方法由于合金加热丝经过了模头的挤压,对合金加热丝的表面会有损伤,导致加工出来的电热丝表面平整度差,电热丝延展性差,电热丝表面存在表面应力,因此其产品的抗折弯性能也会随之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组装在防弹丝表面绕置合金加热丝后产品延展性好,表面平整度高,抗折弯性能好的绕丝机的收线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收线装置,它包括收线框架,所述收线框架包括底板以及顶板,所述收线框架内部设置有一个工字轮,所述上转动轴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收线模头以及支撑板,支撑板下方的上转动轴上开设有出线孔,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与顶板之间设置有竖向的顶板支撑轴,两根顶板支撑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收线轮,左方的一个收线轮前后两侧的底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导线轮,底板与顶板左端之间还设置有排线装置。
有一根下转动轴穿过底板向下伸出,下转动轴为空心轴,下转动轴与底板固定连接,有一根上转动轴穿过顶板向上伸出,上转动轴为空心轴,上转动轴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工字轮的下端中心向下固定连接有一根工字轮转动轴,工字轮转动轴向下穿出下转动轴之外。
所述底板的两端与顶板两端之间各设置有两根竖向的收线框架支撑杆,排线装置包括设置于底板与顶板左端之间竖向的丝杆以及与丝杆螺纹配合的排线移动座,所述排线移动座的左侧设置有两个移动导轮,两个移动导轮与收线框架支撑杆配合,所述排线移动座的右侧设置有两个移动导线轮。
所述收线装置的底板下方设置有收线装置底座,收线装置底座上设置有一个向下布置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与其一侧的固定套装于下转动轴上的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收线装置底座上设置有向上的收线装置底座支撑轴,收线装置底座支撑轴上套装有上下固定连接的第三传动轮以及第四传动轮,下转动轴位于底板与收线装置底座的部分外从上至下依次套装有第一齿轮、第五传动轮以及第六传动轮,其中第一齿轮与第五传动轮固定连接且与下转动轴转动配合,第六传动轮与下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轮与其一侧的第六传动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轮与其一侧的第五传动轮通过第三皮带连接,所述底板的右段设置有向下的底板支撑轴,底板支撑轴从上至下依次套装有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固定连接且与底板支撑轴转动配合,其中第二齿轮与其一侧的第一齿轮啮合,收线框架的右端有一根第一连接轴从上至下依次穿过顶板以及底板,第一连接轴与顶板以及底板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轴的顶部以及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七传动轮以及第四齿轮,其中第四齿轮与其一侧的第三齿轮啮合,右方的一根顶板支撑轴套装有第八传动轮,第八传动轮与顶板支撑轴固定连接,第八传动轮与其一侧的第七传动轮通过第四皮带连接,两根顶板支撑轴分别固定套装有左右布置的第九传动轮以及第十传动轮,第九传动轮与第十传动轮通过第五皮带连接。
工字轮转动轴的下端固定套装有第十五传动轮,机架下层还设置有第二磁粉张力器,第二磁粉张力器与第二换向器连接,第二换向器输出端设置有第十八传动轮,第十八传动轮与其一侧的第十五传动轮通过第九皮带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收线装置用于组装绕丝机在防弹丝表面绕置合金加热丝时不存在模头的挤压,因此最终绕置的产品延展性好,表面平整度高,抗折弯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绕丝机的第一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绕丝机的第一种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绕丝机的内部结构左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2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4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5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绕丝机的第二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绕丝机的第三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绕丝机的第四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绕丝机的第二种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绕丝机的第三种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绕丝机的第四种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神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神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9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片电阻及贴片电阻焊盘结构
- 下一篇:一种陶瓷类超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