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电网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38455.8 | 申请日: | 2015-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9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蔡渊;谢振超;伍人剑;朱望诚;万信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孙敬霞 |
| 地址: | 570105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定位系统 配电网线路 主控平台 特征发生器 三相故障 通讯网络 配网自动化系统 通讯管理模块 配电网 故障指示器 测试模块 故障定位 检测系统 建模模块 配电网络 综合检测 多类型 模块化 检测 灵活 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控平台、通讯网络和至少一个三相故障特征发生器;其中,所述主控平台通过所述通讯网络与所述至少一个三相故障特征发生器通信;所述主控平台包括:配电网建模模块、通讯管理模块和测试模块。本发明能够模拟复杂的配电网线路故障,可模块化、灵活、安全地搭建复杂的配电网络,模拟多类型的故障,从而达到对故障指示器和故障定位系统综合检测的效果,实现配网自动化系统故障定位功能的全方位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10~35kV配电网广泛采用不接地方式或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且配网结构复杂,运行环境恶劣,易发生短路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故障指示器可以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地找到故障点。随着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故障指示器的故障信息传送到配网自动化主站,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完成故障定位功能,可大大提高配网的供电可靠性。
线路故障定位功能离不开配网自动化系统,单个故障指示器接收到故障信息后,将故障信息发回给配网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对所有的故障指示器信息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算法推演,最终实现故障定位功能。
例如,当配电网某一点发生接地故障时,同一配电网的故障指示器都会感受到故障电压和电容电流,故障定位系统必须整体评判全部的故障指示器发来的故障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定位判断。
因此,检测线路故障定位功能时不仅仅只需要检测故障指示器,还需要对配网自动化系统即故障定位系统进行检测。而传统的故障指示器检测系统仅仅能针对单个故障指示器进行检测,不能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检测。综上可知,需要一种既能够对故障指示器进行检测、又能够对配电网线路故障定位系统进行检测的方法及系统,也就是需要能够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定位功能进行全方位检测的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网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配电网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控平台、通讯网络和至少一个三相故障特征发生器;其中,所述主控平台通过所述通讯网络与所述至少一个三相故障特征发生器通信;
所述主控平台包括:配电网建模模块、通讯管理模块和测试模块;
所述配电网建模模块,用于根据配电网的不同运行情况建立不同的配电网模型;
所述通讯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配电网模型的建模信息通过所述通讯网络发送给所述至少一个三相故障特征发生器;以及,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三相故障特征发生器返回的模拟故障信号、以及所述被测的故障定位系统反馈的故障定位判断结果;
所述测试模块,用于将所述三相故障特征发生器返回的模拟故障信号与相应配电网建模模块的建模信息相比较,确定所述三相故障特征发生器发生的模拟故障信号正确后,将所述故障定位判断结果与相应配电网模型的建模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所述被测的故障定位系统定位是否准确的检测结果;
所述三相故障特征发生器,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平台发送的建模信息,根据所述建模信息发生相应的模拟故障信号并传递给被测的故障指示器和故障定位系统,将所述模拟故障信号的返回给所述主控平台。
其中,所述配电网模型用于模拟配电网不同故障情况下的运行状态;
所述配电网模型包括用于模拟配电网拓扑结构的结构子模型和至少一个故障子模型,所述故障子模型用于控制所述三相故障发生器发生模拟故障信号,一个故障子模型对应一个三相故障特征发生器,所述模拟故障信号包括时序电压信号和时序电流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未经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8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