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力可控减重的载重移送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38432.7 | 申请日: | 2015-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7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滢;张昆仑;刘国清;董金文;靖永志;李明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5G54/02 | 分类号: | B65G54/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张澎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载重平台 磁力发生机构 轨道 载重 电磁铁 电磁铁线圈 电磁力 减重 可控 吸力 控制电磁铁 需移动物体 笨重物体 表面滑动 大型重物 对称分布 轨道方向 精度位移 物体移动 线圈电流 左右摆动 移动 吸合 缠绕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力可控减重的载重移送平台,用于对大型重物进行高精度位移。具有轨道(3)和其上部置于轨道(3)上可沿其表面滑动的U形载重平台(1);轨道(3)下面与U形载重平台下部之间设置有一磁力发生机构,该磁力发生机构具有对称分布在相对于载重平台前后两端的两个电磁铁,四个电磁铁线圈分别缠绕在二个电磁铁的四个U型柱上,磁力发生机构产生将U形载重平台下部向上吸合的吸力。本发明载重移送平台对轨道的压力很小,使笨重物体的移动更易实现。通过电磁铁线圈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铁线圈电流的大小,使载重平台对轨道的压力很小且均匀分布在轨道上,保证了物体移动时不会出现上下左右摆动以及前后左右点头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所需移动物体按轨道方向的高精度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移动平台,特别指对大型笨重物体高精度移动时的可控减重方案。
背景技术
目前对大型笨重物体进行移动时,往往需要大型搬运设备来实现,若需要对这类物体进行精细加工或其他高精度处理时,便对其的搬运或移动有较高精度的要求。但由于其体积庞大,尤其是质量较大的原因,传统的大型搬运设备对其操作困难且很难达到高精度移动的要求。若利用电磁力对物体进行减重,对减重后的物体进行高精度地移动会变得更易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高精度移动大型笨重物体的困难性,提供一种利用电磁力可控减重的方案来实现物体的高精度移动。
一种电磁力可控减重的载重移送平台,用于对大型重物进行高精度位移,具有轨道3和其上部置于轨道3上可沿其表面滑动的U形载重平台1;轨道3下面与U形载重平台下部之间设置有一磁力发生机构,该磁力发生机构具有对称分布在相对于载重平台前后两端的两个电磁铁,四个电磁铁线圈分别缠绕在二个电磁铁的四个U型柱上,磁力发生机构产生将U形载重平台下部向上吸合的吸力;四个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载重平台上,对称分布在载重平台底部前后左右四个点上;一用于通过读取四个压力传感器信号来实现对四个电磁铁线圈电量控制的控制单元6分别与传感器和电磁铁线圈构成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轨道3与U形载重平台1上部的接触面呈人字形,即轨道3具有人字形凸面,U形载重平台1上部具有人字形凹面。
对电磁铁线圈5通上电流后,电磁铁4与轨道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吸力。
使用时,所需移动的物体7安放在载重平台顶部。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载重平台对轨道的压力,从而推算出电磁铁的吸力大小,由此调节流过电磁铁线圈电流的大小,使吸力略小于需要移动物体的重力与载重台的重力之和,即载重平台对轨道的压力很小,约接近于0但不等于0。
当载重平台对轨道的压力很小时,移动物体需要的力很小,从而使笨重物体的移动更易实现。
载重平台对轨道的压力约接近于0但不等于0时,由于电磁铁的吸力小于载重平台加上移动物体的吸力,载重平台会压在轨道上,即平台与轨道间的间隙为零,从而保证了移动物体时不会出现上下振动。另外,由于轨道的顶部为人字形,保证了移动物体时不会出现左右摆动。
利用四个压力传感器2的检测值调节流过四个电磁铁线圈电流的大小,调节的目的是保证四个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相同,从而使载重平台加在轨道上的力均匀分布,避免了移动物体时出现左右或前后点头的情况。
由于本发明方案保证了物体移动时不会出现上下左右摆动以及前后左右点头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所需移动物体按轨道方向的高精度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磁力可控减重的载重移送平台的横断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二个电磁铁结构完全相同,对称安装在载重平台前后两端,电磁铁为U型,四个电磁铁线圈分别缠绕电磁铁的四个U型柱上,线圈的匝数和绕制方向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84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表达增强子的真核宿主细胞
- 下一篇:制备燃料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