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高硬度金属摩擦堆焊低硬度金属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38112.1 | 申请日: | 2015-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2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周琦;王春桂;朱军;彭勇;黄俊;杨立;夏浩;周红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K20/12 | 分类号: | B23K20/12;B23K101/16;B23K10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度 金属 摩擦 堆焊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以高硬度金属摩擦堆焊低硬度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装置(8),其能够使高硬度金属(6)发生转动并给予压力;
一感应加热线圈(7)被高硬度金属(6)穿过,且固连在动力装置(8)上;
以及一覆有铜层(3)的冷却装置(2),在所述的铜层(3)上放置低硬度金属(4);
感应加热线圈(7)上设有温度传感器;
其中,在预热阶段,所述高硬度金属(6)与所述低硬度金属(4)无接触且无水平方向位移;在摩擦加热阶段,所述的动力装置(8)使得所述高硬度金属(6)与所述低硬度金属(4)接触但无水平方向位移;在摩擦堆焊阶段,所述的动力装置(8)使得所述高硬度金属(6)与所述低硬度金属(4)接触且在水平方向发生线性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高硬度金属摩擦堆焊低硬度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感应加热线圈(7)距高硬度金属(6)的焊接端15mm-25mm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高硬度金属摩擦堆焊低硬度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装置(2)在水平方向设有能够通过冷却介质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高硬度金属摩擦堆焊低硬度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加热线圈(7)采用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感应加热线圈(7)采用频率为20kHz、功率为20KW的加热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高硬度金属摩擦堆焊低硬度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压紧块(5)限制所述的低硬度金属(4)发生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高硬度金属摩擦堆焊低硬度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能够设置在工作台(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高硬度金属摩擦堆焊低硬度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硬度金属(6)为棒材,长度为75~200mm,直径为15mm~30mm,所述的低硬度金属(4)为板材,所述的铜层(3)厚度为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高硬度金属摩擦堆焊低硬度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8)上设有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高硬度金属摩擦堆焊低硬度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硬度金属与低硬度金属(4)的硬度差HV>30。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以高硬度金属摩擦堆焊低硬度金属的 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启动感应加热线圈(7)对高硬度金属(6)末段加热,当加热到预热温度T时,感应加热线圈(7)的加热电源会自动切断电源;所述预热温度T的温度区间为T1<预热温度T<T2;所述的T1为90%低硬度金属(4)塑性温度区间上限,T2为高硬度金属(6)的塑性温度区间上限;
步骤(2),冷却装置(2)通入温度在-5℃~10℃的冷却介质,通入速度在1m/min~3m/min之间;
步骤(3),将高硬度金属(6)与低硬度金属接触,在转速为500r/min~1200r/min,压力为1MPa~50MPa的条件下驱动高硬度金属(6)与低硬度金属(4)相对静止摩擦;
步骤(4),当高硬度金属(6)末段达到塑性温度时,同时在10mm/min~200mm/min的水平焊接速度下,驱动高硬度金属(6)与低硬度金属(4)相对运动,使高硬度金属(6)末端的塑性金属堆焊在低硬度金属(4)上并形成连续的堆焊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81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