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类物质用于制备灰塑材料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37310.6 | 申请日: | 2015-11-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7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新;李茹;李劲劲;黄钰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12 | 分类号: | C04B28/12;C04B14/42;C04B16/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物质 用于 制备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类物质用于制备灰塑材料的方法。本发明以多种无机、合成的纤维以及天然木质纤维素等的(混合)纤维作为增筋材料,代替或部分代替玉扣纸、元宝纸等土纸用料。该方法包括生石灰粉真空脱气,用水真空浸泡、筛滤去杂,细磨,静置熟化成石灰油;糯米粉、糖或糖醇用石灰水溶解分散、保温成粉乳粉浆;纤维混合、石灰水浸渍、搅拌分散;将石灰油、桐油、糯米粉糖液、纤维悬浮液,或者再回用部分的陈化完毕的旧的纸筋灰等物料,进行真空搅拌混合、20~40℃保温,真空密封20天或以上,得到灰塑材料。本发明增强了灰塑制品的强度耐候性,所得灰塑材料颜色更加洁白,能够弥补石灰熟化、陈化可能出现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灰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类物质用于制备灰塑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灰是自然界常见的物质,来源十分丰富,用途广,是古代制作砖、瓦、石三作灰筋土粘结材料的主要配料,为建筑上最早广泛使用的最重要无机胶凝材料之一。灰塑在中国南方特别在岭南地区,为宗祠、寺庙和大屋等建筑最具有传统特色的装饰艺术之一,是我国南方民间工艺的瑰宝,广州(花都)灰塑已经成为了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用的纸筋灰是灰塑及其艺术的物质材料基础,比一般建筑抹灰用的纸筋灰或灰筋土要求更高。
从文献资料和实际调研的情况可知,多地的各种纸筋灰的制备大同小异,无本质的差别。主要配料为生石灰、水、土纸、糯米粉、红糖、桐油等,无严格的固定的配料比例、制备和操作工艺流程;在室温下进行,基本没有温度的控制,都是传统经验式的增减做法:生石灰泡水,过滤出杂,成为石灰油。玉扣纸元宝纸事先用水浸透,搅烂,成为纸筋,连同一定量的糯米粉、红糖和桐油,一起加入石灰油中,搅拌,密封约20天后,搅拌,即可使用于灰塑。
其中的纸筋起一定的粘结增筋作用,能防止灰塑制品及其表面的龟裂和掉粉。目前可见的所用的增筋类的纤维类材料有棉花、(煮制过的)麦稻秸、白纸、土纸、棉纸等,都为天然的纤维产物。
黄立新、刘娟等在申请受理的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素用于制备灰塑纸筋灰材料的方法”(受理号:201410556233.X)中,主要使用了各种的纤维素以及非离子型的纤维素醚材料代替玉扣纸、元宝纸等土纸的纤维质材料,规范了灰筋土的基本制备过程操作,能够得到稳定质量性质的纸筋灰产品材料。所用的各种的纤维素以及非离子型的纤维素醚材料也为天然或半天然的纤维类物质。
发明内容
传统或一般的灰塑材料采用玉扣纸、元宝纸的土纸,或者木质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等衍生物作为灰筋土的增筋剂,本发明采用玻璃纤维、合成纤维等(非天然的)纤维类物质作为增筋剂,用来(部分)代替土纸、木质纤维素的配料,用于制备灰塑用的灰筋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糯米粉和糖或糖醇用石灰水分散、保温成粉乳粉浆;生石灰粉真空脱气、浸泡、筛滤去杂,细磨,保温熟化成石灰油或石灰膏;真空拌合桐油、石灰膏油、糯米粉糖液、纤维类物质等等物料,保温、真空密封等步骤,具体和说明如下:
1、熟化:在室温下取过60目筛的白色生石灰粉,置于密闭的夹层容器,真空抽气,吸入3.0~3.5倍生石灰粉重量份的水,搅拌分散,冷水冷却,真空密闭浸泡;过2天用60目的筛过滤,筛除砂石和粗粒等杂质,再真空细磨过120目~160目的筛,过水的石灰物料在20~40℃下继续存放,逐渐熟化成为石灰膏油,待用。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真空抽气时间为15min。
进一步地,步骤1中,生石灰粉纯度越高,镁、铁等元素的含量越低,细度越小,制备所得的纸筋灰的品质越好。一般使用优级或以上的钙质生石灰,CaO的含量超过90%,优选95%以上,细度60目以上。
进一步地,步骤1中,生石灰熟化会产生大量的热,可采用缓慢吸入水或冰水,以及外冷却等操作,避免体系的温度超过70℃,并最后控制温度在室温~40℃范围内。
进一步地,步骤1中,真空浸泡会加速生石灰的熟化程度,并带走熟化产生的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7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