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密闭高压反应室中自动换样的控制结构及自动换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7269.2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9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孔伟;常德龙;邓华锋;李春波;李建林;胡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高压 反应 自动 换样 控制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中的岩石力学试验领域,具体是一种在密闭高压反应室中自动换样的控制结构及自动换样方法。
背景技术
岩石力学试验是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的重要手段,而进行岩石力学试验的关键则是要最大程度地模拟岩石的真实受力状态和赋存环境。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大量岩土工程问题需要了解岩石在各种水溶液、化学溶液等浸泡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变化规律及机理。以建成并蓄水的三峡大坝为例,随着不同季节库水位的调整,库岸岩石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不间断地发生着水-岩作用,其中的机理和特性对库岸边坡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更加真实地模拟一定深度处库岸岩石的水-岩作用过程,需要设计一个浸泡岩石的密闭反应室,同时在反应室中施加一定的水压力,然后在该条件下进行不同周期的浸泡,最后直接在反应室中对浸泡后的岩样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或单轴压缩流变压缩试验;或者在浸泡过程中同时施加荷载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或者单轴压缩流变试验。同时,在岩石力学试验中,往往要开展多组岩样的试验,为了减小试验环境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理想的情况是在反应室内实现自动换样,一个岩样压坏之后,自动换上另外一个岩样,不用打开反应室进行人工换样操作。目前虽然学者们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基于这种严格的赋存条件进行的试验或研究暂时还是空白,同时也没有一种仪器可以实现这种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本发明在之前模拟库水压力状态下水-岩作用机理实验仪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在密闭高压反应室中自动换样的控制结构及自动换样方法,以实现在不中断且不影响压力室中水-岩作用的前提下,自动更换岩样进行单轴或流变压缩试验。为更好地模拟真实的水-岩作用,准确地获得实验数据,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工具。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密闭高压反应室中自动换样的控制结构,包括工作台升降机构、承盘旋转机构、承盘定位机构。所述工作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升降杆顶部设有支座,升降杆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升降杆在压力室内升降。
所述承盘旋转机构包括转轴框架、控制电机、多层分布的承盘,每一个承盘安装在转轴框架上,承盘可绕转轴框架和转轴转动,转轴框架通过转轴连接控制电机;每一个承盘沿着外圆周分布有多个圆孔和一个开口,每一个圆孔均配有一个放置试样的承台;沿着承盘内圆周对应着多个圆孔开设有定位孔。
所述承盘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压力室顶部的第一定位杆和底部的第二定位杆,定位杆用于插入承盘的定位孔中来固定承盘。
所述定位杆连接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电机、控制电机均连接控制主机。
所述承盘由上至下分为三层。
本发明一种在密闭高压反应室中自动换样的控制结构及自动换样方法,技术效果如下:
1)、解决了水-岩作用研究中的应力状态和赋存环境模拟难题,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试验数据,进而优化库岸安全防护的分析和预测结果。
2)、本发明的多层承盘和自动换样功能,可有效弥补水-岩作用试验周期长的缺点,极大的提高了科研效率,同时也消除了因不同批次试验中不同操作所引起的误差。
3)、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实现在密闭高压压力室内的自动换样功能,为研究库岸岩石的水-岩作用机理提供了更加精细的试验平台。
4)、本发明可以实现不间断、无干扰(外界空气)地进行水岩作用试验,进而实现更加真实地模拟一定深度的库岸岩石在不同水压力条件下的水-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承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升降工作台,3-升降杆,4-支座4,5-转轴,6-控制电机,7-承盘,8-承台,9-试样;10-轴向加压装置,11-第二定位杆,12-侧向变形测量装置,13-定位孔,14-有机玻璃管,15-不锈钢管;16-控制主机,17-开口,18-圆孔,19-转轴框架,20-第二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在密闭高压反应室中自动换样的控制结构,包括工作台升降机构、承盘旋转机构、承盘定位机构。
所述工作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杆3,升降杆3顶部设有支座4,升降杆3连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升降杆3在压力室内缓慢升降。升降杆3由高强度高刚度的特定钢材制成,升降杆3的直径为50mm,支座4的直径为60mm。
所述压力室包括外层的:外径640mm、厚10mm的不锈钢管15;内层的:外径640mm、厚20mm的有机玻璃管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7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