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木材品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6977.4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9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梁佳丽;兰钰;夏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31/16;G01N1/3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木材 品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木材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木材识别的方法主要分为宏观识别和微观识别:宏观识别指用肉眼(包括使用放大镜)观察木材,按其解剖特征来判定或区分树种。这种方法在生产实践上应用价值很大,但准确性较差。
微观识别是指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木材的微观解剖特征来判定和区分树种。其准确度较高,但方法比较繁琐,在生产现场不太适用。研究所和权威鉴定机构多采用宏观和微观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保证木材识别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目前对木材品质快速鉴定还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木材品质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易的滴定试验方法来定量地分析木材内部孔隙率的差异性,从而对不同种类的木材进行鉴定和筛选,通过本方法可方便快捷的筛选出不同孔隙率的木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鉴定木材品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标样制作:取已知其类别的木材小样,用砂纸打磨木材小样各个面上的釉面,得到木材标样;
2)滴定溶液制备:将色素与水搅拌均匀,得到滴定溶液;
3)木材标样的滴定:在所述步骤1)的木材标样上确定滴定点,用毛细管吸取所述步骤2)的滴定溶液,将毛细管垂直立于滴定点上方,使毛细管下部与滴定点表面接触,开始滴定并计时,记录单位时间内的滴定量,计算得到标样木材的滴定速率;
4)待测木材的检测:取几块待测木材小样,按照所述步骤1)至步骤3)的方法对待测木材小样进行滴定,得到待测木材的滴定速率;
5)比较木材标样和待测木材的滴定速率,若待测木材滴定速率和木材标样的滴定速率相差≤15%,且滴定形状相同,则待测样品和标样木材是同一种木材;
若待测木材滴定速率和木材标样的滴定速率相差>15%,且滴定形状不相同,则待测样品和标样木材是同一种木材;
完成木材品质的鉴定。
所述步骤1)砂纸的磨料粒度号≥1800。
所述步骤2)滴定溶液中色素和水的体积比为0-1:500。
所述步骤3)滴定速率=(滴定溶液在毛细管中的初始高度值-滴定结束时滴定溶液在毛细管中的高度值)/滴定时间
所述步骤3)滴定点位于木材的径切面和/或横切面。
所述方法在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行。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鉴定木材品质的方法,有益效果如下:
1、本方法为无损检测,筛选过程中无需破坏试样,而一般的孔隙率检测技术通常要损坏试件;
2、本方法可对木材进行横切面和经切面滴定,可以反映出横切面与径切面不同的吸水率;
3、本方法筛选检测费用低廉,无需高成本仪器和工具,检测方式简单;
4、本发明尽量保证在恒温很湿的条件下进行,保证木材的滴定速率不受外界温湿度的干扰;
5、本方法通过标准样与待测样的对比,可简单鉴定贵重木材的真假,对贵重木材的鉴定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滴定位置及滴定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大黄花木在横切面上滴定后的形状;
图3是本发明黄金木在横切面上滴定后的形状;
图4是本发明绿檀木在横切面上滴定后的形状;
图5是本发明铁刀木在横切面上滴定后的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鉴定木材品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标样制作:取已知其类别的木材小样,用砂纸打磨木材小样各个面上的釉面,砂纸的磨料粒度号为1800,得到木材标样;
2)滴定溶液制备:将色素与水搅拌均匀,滴定溶液中色素和水的体积比为1:500,得到滴定溶液;
3)木材标样的滴定:在所述步骤1)的木材标样上确定滴定点,滴定点位于木材的径切面,用毛细管吸取所述步骤2)的滴定溶液,将毛细管垂直立于滴定点上方,使毛细管下部与滴定点表面接触,开始滴定并计时,记录单位时间内的滴定量,计算得到标样木材的滴定速率,并拍照得到木材小样的滴定形状;
4)待测木材的检测:取几块待测木材小样,按照所述步骤1)至步骤3)的方法对待测木材小样进行滴定,得到待测木材的滴定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69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三轴压力岩石孔渗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页岩气藏气体扩散系数实验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