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及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36482.1 | 申请日: | 2015-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6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张景新;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H04W76/14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测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测试方法,所述通信方法用来实现移动终端与PC机的通信,所述方法包括:设置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功能的名称,将所述名称转化为识别标识并显示在该移动终端的屏幕上;扫描设备扫描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的所述识别标识,获取所述名称,并将所述名称传输至PC机;所述PC机根据所述名称与该名称对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无线连接与所述PC机通信。应用本发明,能够实现移动终端与PC机的自动无线通信及基于该无线通信的移动终端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通信方法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终端生产制造过程中,有许多工位需要移动终端与PC机进行通信,实现信息交互,以便对终端进行测试、生产监控等。
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移动终端与PC机通过USB线进行有线连接和通信,而USB线由人工进行插拔。这种方式在移动终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不可采用,因为在自动化生成过程中,完全由自动生产线及机械手操作,人工不会参与。为此,部分移动终端生产线上采用了USB自动插拔技术,通过设计模组治具和USB插拔机构,将移动终端置于模组治具中,利用USB插拔机构插拔将PC机与模组治具中的移动终端连接,实现移动终端与PC机的USB通信。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其一,USB自动插拔的前提是USB线与移动终端的定位关系要精准。但是移动终端的外壳尺寸偏差是不可避免的,USB插拔机构的加工误差也是不可避免的,当在偏差时会出现USB插拔不到位、USB与机壳干涉导致机壳受损、USB插拔机构损坏移动终端USB接口等问题。
其二,每款移动终端在生产前都必须设计、制作专用模组治具和USB插拔机构,这成为企业生产制造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且受加工尺寸偏差的影响,USB插拔机构在生产前必须要经过技术工程师调试才能上线,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以实现移动终端与PC机的自动无线通信。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通信方法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通信方法,用来实现移动终端与PC机的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功能的名称,将所述名称转化为识别标识并显示在该移动终端的屏幕上;
扫描设备扫描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的所述识别标识,获取所述名称,并将所述名称传输至PC机;
所述PC机根据所述名称与该名称对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所述移动终端利用所述无线连接与所述PC机通信。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测试方法,通过移动终端与PC机的自动无线通信实现对移动终端的自动测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方法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测试方法,用来实现移动终端的测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进入工厂测试模式,设置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功能的名称,将所述名称转化为识别标识并显示在该移动终端的屏幕上;
扫描设备扫描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上的所述识别标识,获取所述名称,并将所述名称传输至PC机;
所述PC机根据所述名称与该名称对应的移动终端建立无线连接,所述PC机利用所述无线连接与所述移动终端通信,执行所述移动终端的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64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