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支撑颈椎卧位间歇式牵引床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6084.X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3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郭锰;李海;张瀚元;盖大圣;商强强;甘浩;薛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惠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H1/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2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颈椎 间歇 牵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颈椎性颈肩臂痛、肢体麻木、颈椎错位和脱位等临床症状患者的一种卧式颈椎间歇式牵引床。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疾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疾病发生后经常会使患者发生颈椎疼痛、颈肩臂痛和肢体麻木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目前,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手术治疗作为一种有创手段,有严格的适应症,不作首选。非手术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位置,且疗效确切,其中,颈椎牵引是颈椎病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
颈椎牵引治疗可以减轻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以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复位,减少对神经根和椎动脉的压迫与刺激,从而促进神经根水肿的吸收和改善椎动脉的供血,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松懈粘连的关节囊,改善颈椎生理曲度,调整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和颈椎的正常功能。
临床上颈椎牵引方法按牵引方式分为连续牵引(即静态牵引)和间歇牵引(即动态牵引);按牵引角度分为垂直牵引和成角牵引;按牵引体位分为坐位牵引和卧位牵引。临床上常用的颈椎牵引法多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组合,通常采用坐位连续垂直牵引,沿着脊柱方向的简单拉伸,作用力的方向往往是一条直线或者是一个平面,并不一定固定在病变点,对于有颈椎侧弯、生理曲度变直和反弓的患者治疗效果有限。针对坐位连续垂直牵引方法所存在的局限性,根据患者颈椎曲度异常的不同病变部位,临床上采用了相应角度仰卧位牵引方法,患者所处体位较为舒适,肌肉更容易放松,颈椎后部设置支撑点,并沿人体的曲度弧线方向进行牵伸,既保证了颈椎的安全,使之不会造成新的伤害,又可使颈椎病人的颈椎恢复到正常的、原有的生理曲度可以达到更好的牵引疗效。
目前认为,采用动态成角牵引和传统静态垂直牵引治疗相比较,结果显示两种牵引方法对颈椎病的颈曲异常均有一定的矫正效果,其中动态成角牵引疗效明显优于垂直牵引,能够沿着不同方向和角度,调整和矫正患者颈椎各个节段椎体,进行靶向性、间歇性牵伸,实现对人体颈椎的静态牵伸,同时具有机械运动进行的动态牵引,间歇性牵引的效果要优于长时间持续性牵引,并且有利于避免造成颈部软组织损伤,且临床适用范围更广,非常适合年老体弱者。目前市场上治疗颈椎病的医疗器械种类繁多,包括各种电动牵引床,脊柱整复床,牵引整脊床及牵引理疗床等,均不能在同一张床上同时实现沿人体的生理曲度弧线方向进行多角度、靶向性和间歇性的牵伸功能,只能对脊柱实行单独地牵引、整复或理疗,而不当的单独牵引还可造成骨关节和肌肉以外拉伤,更重要是单独外力牵引、整复和理疗过程会使病人感到痛苦难忍,且几种方式单独作用都很难使病变组织和错位的小关节恢复正常,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承受较大痛苦,且治疗周期长、疗效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颈椎间歇牵引床,该颈椎牵引床在仰卧位。通过对气动执行机构小气缸的控制,实现在给定系统压力下的连续牵引,到达指定压力下的压力保持,以及在系统压力设定按离散量逐渐增大情况下的持续牵引和压力保持混合的间歇牵引。使患者在多种不同的牵引方式下接受牵引治疗,从而可以使患者在牵引治疗的过程中不会伤害到颈部的韧带和肌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式颈椎间歇牵引床,该牵引床主要由理疗床1、颈椎牵引器A、主平台18和控制器21组成,所述颈椎牵引器A由牵引机构A1、头颈支撑机构A2和检测装置A3组成;所述的牵引机构A1由牵引绳7、钢丝绳11、支架13和牵引气缸16组成,其中牵引绳7与人体下颌部分接触的一端固定有下颌宽带5,头部辅助固定带6固接于牵引绳7与人体头部对应的位置,牵引绳7的另一端固定在三角架8上,三角架8通过滑动配合的滑轨10)安装在支架13的顶部,并通过钢丝绳11与固定在支架底座15上的牵引气缸16连接,所述控制器21通过金属挡板Ⅲ4固定在主平台18上。
所述钢丝绳11一端通过固定在三角架8上的金属圈9与三角架8连接,钢丝绳11另一端通过固定在支架13上的滑轮Ⅰ12和滑轮Ⅱ14与牵引气缸16连接,牵引气缸16通过气管17)与固定在主平台18上的气泵22)连接;所述滑轨10)截面为梯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惠,未经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60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心驱替物模实验用气液比调控装置
- 下一篇:高压注气驱油全程可视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