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6083.5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0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吕宝峰;张文辉;罗宗祥;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3;H01M10/6551;H01M10/6556;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目前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容量大、功率密度大的特点。电池成组后结构紧凑,在快速充电和大功率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若热量无法及时有效的散发出去,会使电芯的衰减速度加快,缩短电芯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安全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简单、高效、适合量产的冷却系统以满足当前动力电池模块的产业化。
相关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102544567B以及CN103474593A,均通过在电池箱内的每个电池模组上设置一个独立的冷却模块的方式通过冷却液进行冷却。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达到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的目的,但由于冷却模块设置在电池箱的内部,长期使用过程中若发生冷却液泄漏,一方面冷却液会使电池模组的外壳与电池箱的金属零件导通,降低整个电池箱的绝缘阻值;另一方面,冷却液也会加速金属零件的腐蚀过程,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箱,能够降低冷却液泄露对电池箱内部的影响。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电池箱,包括箱体、电池模组、冷却组件以及导热密封层;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导热通孔,所述电池模组为多个,所述电池模组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每个所述电池模组均至少位于一个所述导热通孔的上方,每个所述导热通孔内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导热密封层,所述导热密封层与所述导热通孔密封配合,且紧贴所述电池模组,所述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外侧,且紧贴所述导热密封层。
优选地,所述导热密封层为导热硅胶垫或液态导热硅胶。
优选地,所述导热硅胶垫为发泡硅胶材质,硬度为邵氏C20~50。
优选地,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液冷板,所述液冷板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流道。
优选地,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与所述液冷板之间,围绕每个所述导热通孔均设置有一圈密封结构。
优选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槽以及密封条,
所述密封槽设置在所述液冷板的顶面或所述箱体的底面,所述密封条置于所述密封槽以及所述箱体的底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密封条的材质为聚氨酯或发泡硅胶材质。
优选地,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覆盖在所述液冷板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上设置有多个溢流孔。
优选地,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冷却液进管以及冷却液回管,
所述液冷板为多个,每个所述液冷板均与所述冷却液进管以及所述冷却液回管连接,且多个所述液冷板并排排布,并覆盖所述箱体的底部。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箱通过在箱体的底部设置导热通孔,并采用导热密封层密封的方式,能够使处于箱体内部的电池模组与处于箱体外部的冷却组件通过导热密封层进行间接换热,从而避免了将冷却组件设置在电池箱内时发生冷却液泄漏所造成的电池箱阻值降低,内部金属零件被腐蚀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箱体的仰视等轴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箱的俯视等轴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液冷板的仰视等轴侧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箱的仰视等轴侧示意图。
附图说明:
10-箱体;
100-导热通孔;
20-箱盖;
30-电池模组;
40-导热密封层;
50-冷却组件;
500-液冷板;502-冷却液进管;504-冷却液回管;
60-密封结构;
600-密封槽;602-密封条;
70-保温层;
700-溢流孔。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文中所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附图中的电池箱的放置状态为参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60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