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弱磁性合金材料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35783.2 | 申请日: | 2015-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4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建 |
| 主分类号: | H01F1/057 | 分类号: | H01F1/057;C22C38/16;C22C38/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1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合金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弱磁性合金材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磁性材料特别是磁性材料被用作生产高频变压器、磁头等需要利用磁性材料特性的产品。磁性材料是指同永磁材料相比具有消磁性能的磁性材料。现主要磁性材料的生产基本以铁氧体材料来制备,这类铁氧体材料的主要特性是电阻率高,高频涡流损耗小等优点。但该材料制备的磁性产品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偏低,温度特性差,仅能使用于温度低于100℃的范围,当温度超过这一范围时,其性能急剧下降甚至磁性消失,因此这类材料不适合于高温条件下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在保证磁性材料的温度特性和储磁性能并能够提高这类磁性材料的消磁性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弱磁性合金材料,所述磁性合金材料为FeCOMSiBTi基材,各成份组成按原子百分含量(at%)包括:20-25的钴,3-5的M,8-12的硅,10-15的硼,1.5-2.5的钛,1-3的钪,1-3的钌,其余为铁及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M为铜和铌、钼、钒、锆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铜的原子百分含量(at%)为0.8-1.2;所述铌、钼、钒、锆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的原子百分含量(at%)为3.5-4.5。
进一步改进,所述的M为铜和钒的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磁性材料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特性和储磁性能,是用于制作磁头的优选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在本申请中选用多组实施例并通过对各实施例的检测得出各组分的性能。在本申请中共选用了6组实施例。
一种弱磁性合金材料,所述磁性合金材料为FeCOMSiBTi基材,各成份组成按原子百分含量(at%)包括:20-25的钴,3-5的M,8-12的硅,10-15的硼,1.5-2.5的钛,1-3的钪,1-3的钌,其余为铁及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M铜和铌、钼、钒、锆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铜的原子百分含量(at%)为0.8-1.2;所述铌、钼、钒、锆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的原子百分含量(at%)为3.5-4.5。
所述的M为铜和钒的组合。
实施例的制备是在真空感应炉中进行熔炼,首先将炉内抽真空至10-3Pa以上,然后充入1个大气压的氩气,熔炼是在采用氩气保护并经充分的电磁搅拌后浇铸成合金坯体,再将坯体依需要进行加工成半成品,再经500-520℃和保温30分钟的晶化退火处理,然后对产品测试。
产品的测试试验
磁导率的测量是在真空度为10-3Pa真空炉中进行,测量方式采用升温速率为3.5℃/分钟的线性升温测量。经过测定,本技术方案有很好的温度特性。
实施例1
一种弱磁性合金材料,所述磁性合金材料为FeCOMSiBTi基材,各成份组成按原子百分含量(at%)包括:20的钴,3的M,8的硅,10的硼,1.5的钛,1的钪,1的钌,其余为铁及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M铜和铌、钼、钒、锆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实施例2
一种弱磁性合金材料,所述磁性合金材料为FeCOMSiBTi基材,各成份组成按原子百分含量(at%)包括:25的钴,5的M,12的硅,15的硼,2.5的钛,3的钪,3的钌,其余为铁及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M铜和钒。
实施例3
一种弱磁性合金材料,所述磁性合金材料为FeCOMSiBTi基材,各成份组成按原子百分含量(at%)包括:22的钴,4的M,10的硅,12的硼,2的钛,2的钪,2的钌,其余为铁及少量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M铜和铌、钼、钒、锆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建,未经顾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5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