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触点防触电防水安全电源插排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35732.X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4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松;胡鄢明;赵永旁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烁(上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 | 分类号: | H01R13/70;H01R13/44;H01R13/52;H01R13/71;H01R13/71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浦区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点 触电 防水 安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触点防触电安全电源插排。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家用电器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日益增多,电源插排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源插排的使用安全性在生活中更显重要,儿童及小孩将手指或导电物件插入插排的插孔内,从而导致人身触电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为家庭及用户创造一个安全的用电环境是电源插排生产厂商的必备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触电的电源插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多触点防触电防水安全电源插排,包括壳体,壳体与用于接入市电的插头相连,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对插孔,每对插孔至少包括一个N极插孔及一个L极插孔,在N极插孔及L极插孔内分别设有N极金属接触弹片及L极金属接触弹片,其特征在于:在N极金属接触弹片的至少一侧及底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N极轻触开关,在L极金属接触弹片的至少一侧及底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L极轻触开关,每对插孔的所有N极轻触开关与所有L极轻触开关串接后形成串联电路,该串联电路与开关单元连接后与AC-DC电源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相连,AC-DC电源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与插头电路相通,由AC-DC电源转换单元经串联电路为开关单元提供工作电压,使得开关单元在闭合状态与断开状态间切换,其中:
仅当一对插孔的N极插孔和L极插孔被正确插入时,通过N极金属接触弹片及L极金属接触弹片的侧面及底部的形变使得所有L极轻触开关及N极轻触开关闭合,AC-DC电源转换单元经由导通的串联电路为开关单元提供工作电压,开关单元处于闭合状态,当前插孔的N极金属接触弹片与L极金属接触弹片经由开关单元与插头电相通;
在除一对插孔的N极插孔和L极插孔被正确插入外的其他情况下,N极金属接触弹片或L极金属接触弹片无法触发所有L极轻触开关或所有N极轻触开关,AC-DC电源转换单元经由断开的串联电路与开关单元之间断开,开关单元处于断开状态,当前插孔的N极金属接触弹片与L极金属接触弹片经由开关单元与插头之间断开。
优选地,所述开关单元采用继电器,继电器的控制电压输入端经由所述串联电路与所述AC-DC电源转换单元的输出端相连,继电器具有触点一、触点二、触点三、触点四、触点五及触点六,触点二及触点五分别与所述插头的两个输出端相连,触点三及触点四分别与一对插孔的N极金属接触弹片与L极金属接触弹片电相通,当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时,触点二与触点三电相通,触点四与触点五电相通,当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时,触点二与触点一电相通,触点五与触点六电相通。
优选地,在所述N极金属接触弹片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N极轻触开关;在所述L极金属接触弹片的两侧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L极轻触开关。
即使是人的肢体触及到了本发明提供的插排的金属接触弹片,在N极轻触开关或L极轻触开关的保护下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可防止儿童无论是出于好奇或幼稚无知而将手指或导电物物插入插孔中而产生的触电危险。在有市电220V输入的状态下,本发明能确保每一个插孔在未插入电器插头前是无交流电输出的,只有N极插孔和L极插孔被正确插入同时被正确插入,所有N极轻触开关及L极轻触开关都闭合时,开关单元才由断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从而与市电220V导通,本发明才有交流电输出,所以单独插入该插排任意一插孔时,开关单元都处于断开状态,本发明无交流电输出,故不会产生触电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烁(上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未经雷烁(上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57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