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35699.0 申请日: 2015-11-03
公开(公告)号: CN106613048A 公开(公告)日: 2017-05-10
发明(设计)人: 李忠久 申请(专利权)人: 李忠久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G1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10180 辽宁省沈阳市浑***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综合治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锈病之一。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中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最为普遍且严重,主要发生在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山西、甘肃、四川、湖北、云南、青海、新疆等地。

小麦条锈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尚未发现病菌的转主寄主,其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及春季流行四个环节。小麦条锈菌在中国甘肃的陇东、陇南、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等地夏季最热月份旬均温在20℃以下的地区越夏。秋季越夏的菌源随气流传播到中国冬麦区后,遇有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即可侵染冬麦秋苗,秋苗的发病开始多在冬小麦播后1个月左右。秋苗发病迟早及多少,与菌源距离和播期早晚有关,距越夏菌源近、播种早则发病重。当平均气温降至1~2℃时,条锈菌开始进入越冬阶段。

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6~-7℃的德州、石家庄、介休一线以北,病菌不能越冬,而这一线以南地区,冬季最冷月均温不低于上述温度的四川、云南、湖北、河南信阳、陕西关中、安康等地则可以菌丝状态在病叶里越冬,成为当地及邻近麦区春季流行的重要菌源基地。翌年小麦返青后,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复苏扩展,当旬均温上升至5℃时显症产孢,如遇春雨或结露,病害扩展蔓延迅速,引致春季流行,成为该病主要为害时期。在具有大面积感病品种前提下,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成为流行的两大重要条件。如遇较长时间无雨、无露的干旱情况,病害扩展常常中断。因此常年发生春旱的华北发病轻,华东春雨较多,但气温回升过快,温度过高不利该病扩展,发病也轻。只有早春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又有春雨的条件发病重。品种抗病性差异明显,但大面积种植具同一抗源的品种,由于病菌小种的改变,往往造成抗病性丧失。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危害具有长期性、暴发性、流行性和变异性等特点,病菌可随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其有效防控是长期的国际难题,引起世界有关国家及其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方法,采用综合治理措施,实施源头治理战略,保障小麦生产安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用成株抗性或慢锈性品种。

步骤2、采用2%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拌种。

步骤3、清除自生麦。

步骤4、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

步骤5、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

所述成株抗病品种为豫麦34、豫麦 49、豫麦 69、新麦 19、皖麦 19等;所述慢条锈病品种为陕农 354、陕农 757、小偃 22、小偃 54、小偃 503、西农 2611、西农 979、西农 2000、鲁麦 23、武农 148 等。

所述酵素菌的有效活性菌≥5千万/克,氮磷钾总量≥4%,有机质≥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方法,针对条锈病的发病特点,采取综合防治的策略,通过品种选择、药剂拌种、定期喷药等方法协同作用,共同治理小麦条锈病,适用于大面积推广及实施,有益于保障小麦的稳产及效益,有效避免条锈病的大区域流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小麦条锈病的综合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用成株抗性品种。使用的小麦抗病品种应兼顾两方面职能:一是降低越夏和秋苗菌源量;二是稳定病原菌毒性小种的群体结构,降低新流行小种产生的频率。

所述成株抗病品种为豫麦34、豫麦 49、豫麦 69、新麦 19、皖麦 19等。

步骤2、采用2%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拌种。

所述2%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的有效成分为戊唑醇2%,植物生长剂、微量元素,主要作用为促根壮苗,增强幼苗素质,提高抗逆能力,有效防止小麦条锈病,提高产品质量。

步骤3、清除自生麦。

步骤4、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搞好氮磷钾合理搭配,增强小麦抗病力。速效氮不宜过多、过迟,防止小麦贪青晚熟,加重受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忠久,未经李忠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5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