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丝绳输送式堵塞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35421.3 | 申请日: | 2015-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9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郭峰;杨天予;陈旭;陈艺璇;唐欢;王华;许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金峰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04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输送 堵塞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钻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钢丝绳输送式堵塞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钻井开采生产中,会出现很多的高压水井,由于井下带压作业更具有风险,对设备的密封性能和人员施工安全要求更高。目前,在进行修井作业时,需要使用水泵车,利用水力输送的方式将堵塞器打入到井下油管内,由于井下深度较深,造成堵塞器在油管内不能进行很好地定位,容易造成位置误差,影响堵塞和密封效果,现有堵塞器在使用过程中密封效果不好,不能实现打捞,而且不易从油管内取出,容易造成油管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位准确、打捞方便的钢丝绳输送式堵塞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丝绳输送式堵塞器,包括:中心杆和尾杆,所述尾杆的上端与中心杆的下端相连接,在所述尾杆的下端下端设置有锥形头部,在所述尾杆与中心杆的连接部外侧设置有密封橡胶,在所述密封橡胶上端中心杆的外侧设置有下锥体,在所述下锥体上端中心杆的外侧设置有与下锥体相互配合的卡瓦,在所述卡瓦上端中心杆的外侧通过上固定座设置有中间接头,在所述上固定座与中间接头之间的中心杆外侧设置有压环和锁牙,在所述中间接头上通过转轴活动设置有卡块,在所述中心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短杆,在所述上短杆的外侧设置有上连接套,在所述上连接套与上短杆之间设置有剪切销钉,在所述上连接套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外套,在所述上连接套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锥帽,在所述上锥帽上设置有钢丝绳连接孔。
本发明的优点是:上述钢丝绳输送式堵塞器,利用钢丝牵引,直径小易进入井下任何深度,定位准确,不会造成位置误差,保证堵塞和密封效果,打捞方便,方便从油管内取出,可以反复利用,使用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钢丝绳输送式堵塞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杆,2、尾杆,3、锥形头部,4、密封橡胶,5、下锥体,6、卡瓦,7、上固定座,8、中间接头,9、压环,10、锁牙,11、转轴,12、卡块,13、上短杆,14、有上连接套,15、剪切销钉,16、外套,17、上锥帽,18、钢丝绳连接孔,19、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发明的具体内容。
如图1所示,钢丝绳输送式堵塞器,包括:中心杆1和尾杆2,所述尾杆2的上端与中心杆1的下端相连接,在所述尾杆2的下端下端设置有锥形头部3,在所述尾杆2与中心杆1的连接部外侧设置有密封橡胶4,在所述密封橡胶4上端中心杆1的外侧设置有下锥体5,在所述下锥体5上端中心杆1的外侧设置有与下锥体5相互配合的卡瓦6,在所述卡瓦6上端中心杆1的外侧通过上固定座7设置有中间接头8,在所述上固定座7与中间接头8之间的中心杆1外侧设置有压环9和锁牙10,在所述中间接头8上通过转轴11活动设置有卡块12,在所述中心杆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短杆13,在所述上短杆13的外侧设置有上连接套14,在所述上连接套14与上短杆13之间设置有剪切销钉15,在所述上连接套14的下端外侧设置有外套16,在所述上连接套14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锥帽17,在所述上锥帽17上设置有钢丝绳连接孔18。
上述钢丝绳输送式堵塞器使用时,钢丝绳19通过钢丝绳连接孔18与堵塞器相连接,通过钢丝绳19将堵塞器下到需要堵塞的位置,通过钢丝绳19向上拉动堵塞器,使堵塞器上的卡块12卡在油管接箍间隙中,卡块12通过卡瓦6向下移动与下锥体5相互配合,从而使卡瓦6的下端支撑在油管内壁上,密封橡胶4对油管内壁进行密封,锁牙10起到锁紧作用,当钢丝绳19向上的拉力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将剪切销钉15切断,从而使上短杆13与上连接套14相互分离,从而将上连接套14、外套16和上锥帽17提升打捞上来。
上述钢丝绳输送式堵塞器,利用钢丝牵引,直径小易进入井下任何深度,定位准确,不会造成位置误差,保证堵塞和密封效果,打捞方便,方便从油管内取出,可以反复利用,使用成本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金峰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金峰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5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