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土豆去皮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34848.1 | 申请日: | 2014-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9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 发明(设计)人: | 何光军;刘丽凤;邹晋友;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兰兮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N7/02 | 分类号: | A23N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6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土豆 去皮 设备 | ||
本发明是申请日为2014年04月10日,申请号为2014101433965,发明名称为“一种土豆去皮装置”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土豆去皮设备。
背景技术
土豆是最为广泛食用的一种蔬菜,中医认为土豆性平味甘无毒,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缓急止痛,通利大便。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畅的患者效果显著。土豆制作的薯条、薯片等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好。但是土豆加工前需去除其表皮,由于土豆为不规则的球状体,因此以往只能人工通过剥皮刀进行去皮,其去皮效率低、而且容易导致大量的土豆肉质被切除,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土豆去皮设备,其可有效的对土豆进行去皮,提高土豆食品的加工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方案,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进行实施:
一种新型土豆去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待去皮土豆的插刀,土豆穿插固定在插刀上,插刀的一端与驱动其绕其身长方向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相连接,插刀的另一端外围设置对土豆进行去皮的去皮机构,去皮机构包括插刀外围设置的去皮板,去皮板沿垂直于插刀身长方向浮动固定在基座上,去皮板靠近插刀一侧的板面上设置由清洁球丝构成的去皮层,插刀上固定的土豆与去皮 层相张紧擦拭去皮;去皮板的旁侧还设有用于冲洗去除剥离的土豆皮的水冲洗组件;驱动组件固定在一滑座上,滑座安装在滑轨上且沿插刀身长方向构成滑动配合,基座上设置第二气缸驱动滑座在滑轨上滑动,滑座与去皮机构之间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轴向与插刀的轴向一致,插刀插设在进料管内,进料管的上部管壁上设置落料口,落料口处设置斗状的料斗。
通过上述方案构成的去皮装置,通过插刀转动土豆与去皮板内侧板面处的清洁球丝进行摩擦,从而将土豆的表皮擦拭脱落,实现土豆的脱皮。该装置去皮的效率高,且土豆肉的损耗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土豆去皮设备,包括用于固定待去皮土豆的插刀11,土豆穿插固定在插刀11上,插刀11的一端与驱动其绕其身长方向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13相连接,插刀11的另一端外围设置对土豆进行去皮的去皮机构,去皮机构包括插刀11外围设置的去皮板12,去皮板12沿垂直于插刀11身长方向浮动固定在基座10上,去皮板12靠近插刀11一侧的板面上设置由清洁球丝构成的去皮层,插刀11上固定的土豆与去皮 层相张紧擦拭去皮。上述方案中是通过插刀11转动土豆与去皮板12内侧板面处的清洁球丝进行摩擦擦拭,从而将土豆的表皮擦拭脱落,实现土豆的脱皮。同时清洁球丝构成的去皮层,其也可将土豆上较浅沙眼内的表皮去除,去皮的效果好。
具体操作时,优选去皮板12为弧形板件构成,弧形板件的曲率中心位于靠近插刀11的一侧。这样转动插刀11时,土豆与去皮层有较大的接触面,提高去皮效果,减小插刀11带动土豆转动的圈数。更为具体的为:去皮板12沿插刀11外围相对的两侧设置,插刀11上固定的待去皮土豆位于各去皮板 12围合的区域内。
由于土豆为不规则的球状,因此土豆沿插刀11身长方向的尺寸不一,这样单纯的由一块去皮板12去皮就会存在土豆局部无法与去皮板12上去皮层接触擦拭的问题。因此在本发明中,将去皮板12沿插刀11的身长方向成排列状设置,各去皮板12分别浮动固定在基座10上,去皮板12沿插刀11身长方向排布的范围大于土豆沿插刀11身长方向的尺寸。去皮板12沿插刀11外围相对的两侧设置两排。这样多个小尺寸的去皮板12,在土豆进入去皮区域时,各去皮板12分别位于不同的状态以与该位置处的土豆表面相接触,这样就不会因为土豆各处尺寸不一导致土豆局部无法与去皮层接触的现象,提高土豆去皮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兰兮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兰兮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4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