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P预应力空心板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33989.1 | 申请日: | 2015-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良;汪廷秀;陆智倍;李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 地址: | 200042 上海市静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sp 预应力 空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板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SP预应力空心板。
背景技术
SP预应力空心板是一种砼预应力结构构件,其具有环保、节能、隔音、抗震、阻燃等多种优点。
在现有技术中,SP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C40、C45、C50的干硬性细石混凝土。SP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采用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为预应力主筋,采用挤压机对特殊配比的干硬性混凝土进行冲捣挤压一次成型的生产工艺。由于SP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生产工艺特殊,因此对混凝土的密实度、早期强度等一些性能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SP板砂率通常达到65%左右,混凝土用水量少,优点是混凝土后期收缩和徐变值小。由于江浙沪地区砂石质量良莠不齐,中美两国原材料的差异太大,因此现有的美国进口的混凝土配合比不适用于实际运用中国内SP板的生产,且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研究适合国内SP板生产要求的干硬性混凝土的配合,要求其既要满足工艺要求,又要满足混凝土的经济性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常规采用的SP预应力空心板配比不符合国内工艺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SP预应力空心板。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SP预应力空心板,其特点在于,所述SP预应力空心板采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制成,所述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包括水泥、砂、碎石及水,在每平方米的所述干硬性细石混凝土中,所述水泥与所述砂的配比为1:(3.75-3.91),所述水泥与所述碎石的配比为1:(2.02-2.17),所述水泥与所述水的配比为1:(0.38-0.4)。
较佳地,所述SP预应力空心板的强度为C40时,所述水泥与所述砂的配 比为1:3.91,所述水泥与所述碎石的配比为1:2.17,所述水泥与所述水的配比为1:0.4。
较佳地,所述SP预应力空心板的强度为C45时,所述水泥与所述砂的配比为1:3.89,所述水泥与所述碎石的配比为1:2.09,所述水泥与所述水的配比为1:0.39。
较佳地,所述SP预应力空心板的强度为C50时,所述水泥与所述砂的配比为1:3.75,所述水泥与所述碎石的配比为1:2.02,所述水泥与所述水的配比为1:0.38。
较佳地,所述干硬性细石混凝土还包括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在每平方米的所述干硬性细石混凝土中,所述水泥与所述粉煤灰的配比为1:0.19,所述水泥与所述高效减水剂的配比为1:0.01。
较佳地,所述水泥的3d抗压强度为34.1MPa,28d抗压强度为59.3MPa。
较佳地,所述砂的细度模数为2.8,含泥量为1.5%,泥块含量为0.5%,含水率为4.5%,堆积密度为1510kg/m3。
较佳地,所述碎石的含泥量为0.5%,泥块含量为0.1%,含水率为2.4%,堆积密度为1510kg/m3。
较佳地,所述粉煤灰采用F类II级,0.45mm方孔筛余15.2%,需水量比为101%。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SP预应力空心板采用特定的配比,可以满足实际的工艺要求,而且可以满足混凝土的经济型指标,同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SP预应力空心板,其采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制成。本发明根据SP预应力空心板所采用的混凝土的特殊要求以及影 响强度的主要因素,设计出符合SP板生产和使用要求、确保混凝土28天强度达到要求且满足放张要求,三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的混凝土配合比。
具体地说,所述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包括水泥、砂、碎石及水,在每平方米的所述干硬性细石混凝土中,所述水泥与所述砂的配比为1:(3.75-3.91),所述水泥与所述碎石的配比为1:(2.02-2.17),所述水泥与所述水的配比为1:(0.38-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3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保温材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防水浆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