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气动力辅助的平衡点周期轨道捕获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33982.X 申请日: 2015-11-03
公开(公告)号: CN105301958A 公开(公告)日: 2016-02-03
发明(设计)人: 乔栋;李翔宇;崔平远;尚海滨;韩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5B13/02 分类号: G05B13/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1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气动力 辅助 平衡点 周期 轨道 捕获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气动力辅助的平衡点周期轨道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太阳-行星质心旋转系下建立探测器运动方程,确定太阳-行星-探测器三体系统平衡点位置;

选择太阳-行星系统的质心作为原点建立坐标系,选择X轴为太阳与行星连线方向,由太阳指向行星,Z轴为系统旋转的角速度方向,Y轴与X,Z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

探测器在太阳-行星-探测器三体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表示为,

x··-2y·=x-(1-μ)(x+μ)r13-μ(x-1+μ)r23y··+2x·=y-(1-μ)yr13-μyr23z··=-(1-μ)zr13-μzr23---(1)]]>

其中μ=m2/(m1+m2)表示系统的质量系数,m1为太阳的质量,m2为行星的质量,为探测器与太阳的距离,为探测器与行星的距离;

在太阳-行星-探测器三体系统与日地系统一样存在五个动力学平衡点,即三个共线的动平衡点和两个三角动平衡点;在质心旋转系下三个共线平衡点的位置分别为,

L1平衡点:((1-μ33),0);]]>L2平衡点:L3平衡点:两个三角平衡点的位置分别为:

L4平衡点:L5平衡点:

步骤二:确定太阳-行星-探测器三体系统下的周期轨道和稳定流形;

平衡点附近的线性化运动方程描述为,

ξ··-2η·-(1+2c2)ξ=ξΣn3cn(μ)ρnPn(ξρ)η··+2ξ·+(c2-1)η=ηΣn3cn(μ)ρnPn(ξρ)ζ··+c2ζ=ζΣn3cn(μ)ρnPn(ξρ)---(2)]]>

其中,ρ2=x2+y2+z2,c2(μ)、cn(μ)为仅与系统的质量系数的常数,表示为,c2=1τ3[μ+(1-μ)τ3(1+τ)3],cn(μ)=1τ3[(-1)nμ+(-1)n(1-μ)(τ1+τ)n+1],n3;]]>τ为平衡点与行星的距离;pn为n阶Legendre多项式;平衡点附近运动的线性项表示为,

ξ(t)=χcos(ωpt+φ1)η(t)=κχsin(ωpt+φ1)ζ(t)=βcos(ωvt+φ2)---(3)]]>

其中,ωp、ωv分别为平面和垂直运动的频率,κ为常数;χ,β分别为周期轨道平面内和垂直平面的振幅;φ1、φ2为相位;

根据公式(3)得到周期轨道位置r0′、速度v0′的初值,通过微分修正算法多次迭代获得周期轨道的位置、速度的精确值r0,v0

周期轨道存在稳定流形,探测器沿稳定流形方向无动力运动进入周期轨道;稳定初始状态X能够由公式(4)确定,

X=X±εηs(4)

其中ηs为稳定特征向量,X为周期轨道上任意点;由初始状态X根据公式(1)逆向积分得到稳定流形;

步骤三:通过逆向积分确定气动力辅助轨道末端点的位置rf,速度vf

将周期轨道的稳定流形逆时间积分至行星近心点,选择近心点高度低于行星大气高度的稳定流形作为备选转移轨道;若所选周期轨道的稳定流形的近心点高度均高于行星大气高度,该周期轨道无法通过行星气动力辅助实现捕获,需要返回步骤二重新选择周期轨道;对于满足近心点高度低于行星大气高度的周期轨道和稳定流形,将稳定流形逆向积分至行星大气层高度,确定流形与大气层边界的交点处位置rrf,速度vrf;将质心旋转系下的位置rrf、速度vrf转换至行星固连坐标系下,作为气动力辅助轨道的末端点位置rf,速度vf;具体坐标转换过程为:太阳-行星质心旋转系→太阳-行星质心惯性系→行星质心惯性系→行星固连系;

步骤四:通过优化方法确定气动力辅助轨道的控制量;所述的控制量指攻角α、滚转角σ、发动机推力T;

探测器在行星大气内的运动如方程(5)所示,

dVdt=-D-Tcosαm-μer2sinγ]]>

dψdt=(L+Tsinα)sinσmVcosγ-Vrcosγcosψtanφ]]>

dγdt=(L+Tsinα)cosσmV+(V2r-μer2)cosγV]]>

drdt=Vsinγ---(5)]]>

dmdt=-TIspg0]]>

其中,V为飞行器速度,r为飞行器矢径,γ为飞行航迹角,ψ为飞行航向角,θ为探测器相对行星经度,为探测器相对行星纬度;m为飞行器质量,μe为行星引力常数,Isp,g0分别为发动机比冲和重力加速度;α为攻角,σ为滚转角,T为发动机推力,攻角α、滚转角σ、发动机推力T均属于控制变量;

将探测器气动力辅助变轨的末端点位置rf,速度vf转换为末端状态量Vf,rf,γf,ψf,θf,同时根据探测器的任务要求,得到探测器进入行星大气的初始状态量Vi,ri,γi,ψi,θi,其中由双曲线剩余速度v得到,G为引力常数;ri=ra;其他状态量γi,ψi,θi,作为设计变量或根据要求选取;由方程(5)求解满足初末状态的相应的控制变量;

步骤五:探测器在与行星交会时,以气动力辅助变轨的初始状态Vi,ri,γi,ψi,θi,进入大气,根据控制量相对应的控制律实现气动力辅助变轨;

步骤六:探测器经过气动力辅助变轨后以气动力辅助变轨的末端状态Vf,rf,γf,ψf,θf,离开行星大气,变轨后的轨道与步骤(2)得到的稳定流形相交,探测器沿流形无动力滑行至周期轨道,实现平衡点周期轨道的捕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39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