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敏型碳酸氢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33310.9 | 申请日: | 2015-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0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丁保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29/00 | 分类号: | A23L29/00;A23L5/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敏型 碳酸氢钠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温敏型碳酸氢钠微胶囊,以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猪油混合物为壁材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钠为芯材,并辅以β‑环糊精,制得碳酸氢钠的微胶囊;猪油的加入增加了微胶囊的温度敏感性;β‑环糊精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微胶囊的包封效果和成粒性;该微胶囊具有成粒性好,低温下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理化性质稳定;对高温具有敏感性,在温度达到60℃时,壁材熔化,释放出芯材,此时芯材可通过热分解或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或复分解反应更为有效地释放出CO2,达到更好膨松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温敏型碳酸氢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易于控制,所得产品安全无毒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和食品配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敏型碳酸氢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胶囊是指将气态、液态或固态物质包裹在内部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小粒子,其粒径大小从毫米到纳米不等。微胶囊外部的材料为壁材,也称膜材,一般采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内部的材料为芯材,也称内容物或包容物。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将芯材包埋在壁材所形成的微小封闭的胶囊中技术。将具有反应活性、敏感性或挥发性的芯材进行微胶囊化,可有效地把芯材与周围环境隔开,降低或避免外界环境对芯材的不利影响,这可以达到保护芯材的目的。
膨松剂也称膨胀剂、疏松剂等,是食品领域非常重要的一种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对以小麦粉为主的焙烤类食品。它不仅有利于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也可以促进食品的消化吸收。膨松剂的加入可以起发面胚,形成多孔组织,从而使所制得的食品的酥脆、膨松,既能够诱发人们的食欲,又可以给人以口感上的享受。碳酸氢钠是加工焙烤类食品时常用的一种碱性膨松剂,它可以通过受热发生分解或通过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或复分解反应释放出CO2。通常当温度达到65℃时,碳酸氢钠开始分解并产生的CO2气体,使面团的体积膨胀,厚度增加。但是有时通过热分解释放CO2的速度太慢,达不到理想的膨松效果,而预先加入酸性物质,又会过早的发生中和反应或复分解反应释放出CO2,同样达不到膨松的目的;此外,在一些预制的特别面团中也常含有酸性的配料,如水果丁、酸奶油等,它们与碳酸氢钠接触时会发生反应,消耗掉碳酸氢钠,使面团降低甚至失去在烘焙过程中的膨胀能力,得到的焙烤制品口感发硬、品质变差。因而,提高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并使其在焙烤过程及时释放出CO2将是及其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定性高、能在焙烤过程及时释放出CO2的温敏型碳酸氢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敏型碳酸氢钠微胶囊,所述微胶囊芯材为粉末状碳酸氢钠,壁材为单硬脂酸甘油酯、猪油和β-环糊精的混合物。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温敏型碳酸氢钠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猪油溶于热乙醇中,得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猪油的乙醇溶液;
(2)将碳酸氢钠于粉碎机中粉碎,过80目筛,得到芯材粉末状碳酸氢钠;
(3)将步骤(2)所得粉末状碳酸氢钠加入步骤(1)所得溶液中,充分搅拌,得悬浊液;
(4)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往步骤(3)中的悬浊液中加入β-环糊精,充分搅拌后,降温,干燥,得白色颗粒状最终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3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