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炭氮肥的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31080.2 | 申请日: | 2015-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1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雷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安尚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22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氮肥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肥料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持续的多功能缓释的肥料。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肥料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增产幅度最大,效益最明显。但肥料效应会随土壤养分的变化而变化,农田养分性状也会受人为的生产活动而改变。
炭是木质资源在热解后形成的固体物,它具有比表面积大和孔隙多、(物理和化学的)吸附性强等特点。炭的这些性状可以通过一定的生产工艺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调节。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已证明,炭能在土壤中保存较长的时间,它能作为土壤水分、微生物和有机营养成分的载体,在维护土壤肥力和土壤生态功能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发明提出以利用竹炭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改变含氮化肥(碳铵、尿素等)在土壤中的释放环境,制备控释、缓释的炭氮肥,该炭氮肥将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一举多得的效果。通过炭与氮肥的复合使用,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增加土壤对污染物的吸附、分解能力,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也可增加土壤碳汇。同时,利用一些木材、竹材的加工剩余物和农作物桔杆生产炭,能有效地提高这些废弃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绿色环保和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炭氮肥的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炭氮肥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1)按照重量比混合肥料,将混合的肥料粉碎,将炭制备成炭粉备用;
(2)向粉碎后的肥料中加入固定剂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的同时加入炭粉,温度为35-50℃,时间为10-30分钟,反复进行2-3次;
(3)将包裹好的炭肥进行造粒处理,得到成品。
所述的一种高效炭氮肥由炭、氮肥、磷肥、钾肥、固定剂粘结而成,各组份所占重量比为:15-40份,10-20份,5-10份,3-8份,2-10份。
所述炭为竹炭、木炭及桔杆、花生壳等废弃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逐步升温,直至被炭化为生物碳。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的利用农业废物作为主要原料,天然环保,且成本较低,同时利用炭的物理特性,增加了肥料的效用。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高效炭氮肥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1)按照重量比混合肥料,将混合的肥料粉碎,将炭制备成炭粉备用;
(2)向粉碎后的肥料中加入固定剂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的同时加入炭粉,温度为35-50℃,时间为10-30分钟,反复进行2-3次;
(3)将包裹好的炭肥进行造粒处理,得到成品。
所述的一种高效炭氮肥由炭、氮肥、磷肥、钾肥、固定剂粘结而成,各组份所占重量比为:15份,10份,5份,3份,2份。
所述炭为竹炭、木炭及桔杆、花生壳等废弃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逐步升温,直至被炭化为生物碳。
实施例2
一种高效炭氮肥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1)按照重量比混合肥料,将混合的肥料粉碎,将炭制备成炭粉备用;
(2)向粉碎后的肥料中加入固定剂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的同时加入炭粉,温度为35-50℃,时间为10-30分钟,反复进行2-3次;
(3)将包裹好的炭肥进行造粒处理,得到成品。
所述的一种高效炭氮肥由炭、氮肥、磷肥、钾肥、固定剂粘结而成,各组份所占重量比为:40份,20份,10份,8份,10份。
所述炭为竹炭、木炭及桔杆、花生壳等废弃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逐步升温,直至被炭化为生物碳。
实施例3
一种高效炭氮肥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生产步骤:
(1)按照重量比混合肥料,将混合的肥料粉碎,将炭制备成炭粉备用;
(2)向粉碎后的肥料中加入固定剂进行加热搅拌,搅拌的同时加入炭粉,温度为35-50℃,时间为10-30分钟,反复进行2-3次;
(3)将包裹好的炭肥进行造粒处理,得到成品。
所述的一种高效炭氮肥由炭、氮肥、磷肥、钾肥、固定剂粘结而成,各组份所占重量比为:27份,15份,7份,6份,5份。
所述炭为竹炭、木炭及桔杆、花生壳等废弃物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逐步升温,直至被炭化为生物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安尚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安尚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1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