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低碳氮比污水的高效脱氮除磷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30693.4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7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战树岩;刘佩春;贾占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万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低碳氮 污水 高效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的处理,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低碳氮比污水的高效脱氮除磷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爆发性环境事件,全社会对于水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大幅提高。国家和地方对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十二五”期间,国家首次将氨氮纳入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明确提出氨氮减排10%的目标,脱氮除磷成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污水处理已从单一去除有机物为目的的阶段进入既要去除有机物又要脱氮除磷的深度处理阶段。
另外,我国城镇污水碳氮比值普遍较低,加上运行过程中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泥龄方面存在的矛盾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导致95%以上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难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排放标准。而市政污水处理厂一般处理规模较大,化学脱氮除磷的成本太高,通常只作为辅助手段,生物脱氮除磷效果直接决定运行费用。在这种形式下,选择一种高效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新建污水处理厂和老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低碳氮比污水的高效脱氮除磷工艺,既可以去除有机物又可以高效脱氮除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低碳氮比污水的高效脱氮除磷工艺,该工艺步骤包括:
①污泥释放磷:将原污水或经预处理的污水与来自沉淀池中的回流污泥在厌氧池内混合,在聚磷菌的作用下进行磷的释放,
②脱氮处理:第一好氧池的硝化液回流到第一缺氧池中与经厌氧处理后的混合液混合,经过反硝化作用进行脱氮处理,
③去除生化需氧量:缺氧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第一好氧池,去除原污水带入的有机污染物,
④脱氮处理:经第一好氧池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到第二缺氧池,经过反硝化作用进行脱氮处理,
⑤吸收磷和硝化处理:经第二缺氧池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到第二好氧池,在聚磷菌的作用下对磷进行吸收处理,经过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共同作用进行硝化处理,
⑥泥水分离处理:经第二好氧池处理后的混合液在沉淀池中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处理后的出水排放,将含磷污泥的一部分作为回流污泥,回流到厌氧池中,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进行排放。
在所述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中,需要补充碳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①处理效果好,可以实现高效除磷,脱氮率达到92-97%以上,除磷率达到98%;②该工艺特别适合于低负荷污水厂的生物脱氮除磷,可以减少总池容和硝化液回流比;③处理效果稳定,目前已实现了大规模工程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原污水或经预处理的污水,2-厌氧池,3-第一缺氧池,4-第一好氧池,5-第二缺氧池,6-第二好氧池,7-沉淀池,8-出水,9-外加碳源,10-硝化液回流,11-剩余污泥,12-回流污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适用于低碳氮比污水的高效脱氮除磷工艺步骤包括:
①污泥释放磷:将原污水或经预处理的污水与来自沉淀池中的回流污泥在厌氧池内混合,在聚磷菌的作用下进行磷的释放,硝态氮在第二缺氧池内已经消耗殆尽,消除了硝态氮对聚磷菌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厌氧池的稳定性和生物除磷效果。
②脱氮处理:第一好氧池的硝化液回流到第一缺氧池中与经厌氧处理后的混合液混合,经过反硝化作用进行脱氮处理,其次是去除BOD(生化需氧量)。
③去除生化需氧量:经过缺氧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第一好氧池,主要功能是去除由原污水带入的有机污染物,达到去除生化需氧量的效果;次要功能:一是硝化过程,但由于生化需氧量的浓度还较高,因此,硝化程度较低,产生的NO3--N也较少;二是聚磷菌对磷的吸收过程。按除磷机理,只有在NOx-得到有效的脱出后,才能取得良好的除磷效果,因此,在第一好氧池内,磷吸收的效果不会太好。
④脱氮处理:经第一好氧池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到第二缺氧池,经过反硝化作用进行脱氮处理,其次是在聚磷菌的作用下释放磷。
⑤吸收磷和硝化处理:经第二缺氧池处理后的混合液进入到第二好氧池,在聚磷菌的作用下对磷进行吸收处理,经过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共同作用进行硝化处理,其次是进一步去除生化需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万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万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306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料喷射精整装置
- 下一篇:非预应力实心方桩钢筋骨架滚焊机主筋夹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