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山岩型铀矿床磁性界面反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29695.1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0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喻翔;陈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山岩 铀矿 磁性 界面 反演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火山岩型铀矿床磁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山岩型铀矿床磁性界面反演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得磁测数据;步骤二、获得测点精确经纬度坐标和高程数据;步骤三、把勘查区地层、岩体磁化率数据转换成CGS国际单位制;步骤四、得到测点异常△T值;步骤五、测点高程数据和磁异常△T值进行网格化处理;步骤六、磁异常△T网格数据进行化极处理;步骤七、创建反演目标界面常量网格;步骤八、对目标界面进行反演;步骤九、修改余弦滤波器参数上限截止波长与下限截止波长;步骤十、获得最终磁性界面网格。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后,达到快速、精确地探测地下矿产资源,对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山岩型铀矿床磁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山岩型铀矿床磁性界面反演方法。
背景技术
在火山岩型铀矿勘探领域,不同类型岩石(如碎斑流纹岩、流纹英安岩、变质岩等)磁性差异明显,而不同岩性交汇部位往往成为铀成矿有利部位,因此磁性界面的起伏及其深度等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在地球物理磁数据处理领域,磁数据处理和解释中如何准确推断地下磁性界面起伏形态、深度往往是地球物理勘查的难点。由于火山岩盖层与磁性基底存在较大磁性差异,常规的重磁界面自动反演技术如帕克反演法可以自动确定磁性界面起伏深度,但由于向下延拓因子的存在,导致了反演过程的不稳定性,且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原始数据存在误差干扰,向下延拓因子可能导致反演精度降低甚至反演结果发散,从而最终影响磁性界面深度的准确性。
因此,亟需研制一种火山岩型铀矿床磁性界面反演方法,以缓解向下延拓因子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在不降低反演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反演算法的稳定性。从而准确对地下地质信息进行有效的探测,同时反映出磁性界面起伏形态和深度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火山岩型铀矿床磁性界面反演方法,能够有效、真实地探测磁性界面形态和空间位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火山岩型铀矿床磁性界面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勘查区开展高精度磁法测量,获得磁测数据;
步骤二、在勘查区开展RTK测量,获得勘查区的测点精确经纬度坐标和高程数据;
步骤三、收集勘查区地层、岩体磁化率数据并把勘查区地层、岩体磁化率数据转换成CGS国际单位制;
步骤四、对步骤一获得的磁测数据进行日变校正、正常场梯度改正、高度改正及基点改正,得到测点异常△T值;
步骤五、对步骤二得到的测点高程数据进行网格化处理,对步骤四所得的磁异常△T值进行数据平滑处理,得到光滑的磁异常曲线并对所有光滑处理后的磁异常△T值进行网格化处理;
步骤六、对步骤五所得到的磁异常△T网格数据进行化极处理,化极处理所需的磁倾角、磁偏角由步骤三所得出;
步骤七、开始创建反演初始模型,并把模型分为两层,根据步骤三中不同岩体磁化率数据对两层模型进行磁化率赋值,针对反演初始模型的两层模型的交界面创建反演目标界面常量网格;
步骤八、对目标界面进行反演,在反演过程中加入余弦滤波器,余弦滤波器选择低通滤波,且设置上限截止波长,下限截止波长,反演出磁性界面网格;
步骤九、修改余弦滤波器参数上限截止波长与下限截止波长;
步骤十、重复步骤八、步骤九,迭代次数为M次,直至拟合误差达到5nT,获得最终磁性界面网格。
所述的步骤一中,磁测总精度应高于2nT,勘查区选在地形平坦的区域。
所述的步骤五、步骤六中,所述的网格化处理中的差值方法优选最小曲率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9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