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生长的化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29666.5 | 申请日: | 2015-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5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自协 |
| 主分类号: | A01N43/86 | 分类号: | A01N43/86;A01P3/00;A01P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香蕉 枯萎 病菌 生长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的新用途,阐明药物化学结构与细菌的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更具体的说,是探索化合物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抑菌和杀菌活性。
背景技术
香蕉是中国华南地区四大佳果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水果。除食用外,有些品种具有很好的园艺观赏价值。中国是世界香蕉的主产国之一,产量居世界第四位,主要产区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和福建等地。近年来,香蕉枯萎病在我国香蕉产区严重发生,威胁着我国香蕉产业的发展。
香蕉枯萎病又称巴拿马病、黄叶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镰刀菌属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引起的一种维管束病害,是香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2007年5月我国将香蕉枯萎病列入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1874年JosephBancroft在澳大利亚首先报道了该病的发生,1904年该病在美国的夏威夷首次发现,1910年ErimF.Smith在古巴的香蕉病组织中分离得到病原菌,1919年Brandes首次确证了病原菌的致病性。1935~1939年香蕉枯萎病在巴拿马、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哥伦比亚等国大面积暴发流行,导致90%以上的优质大蜜哈发病,约4万hm2香蕉园遭毁。目前,香蕉枯萎病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南太平洋及热带美洲的香蕉产区。《科学时报》2003年报道,香蕉枯萎病4号小种目前己侵害了国际香蕉改良网络所收集的全世界1100多种香蕉种质资源中的各种香蕉,使全球第二大香蕉生产国乌干达香蕉产量下降40%,香蕉主产国之一的巴西香蕉产量降低70%。
我国台湾于1967年首次发现和鉴定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几年内有1200hm2香蕉园发病,并以每年毁灭500hm2蕉园的速度发展,不到10年时间该病几乎摧毁了台湾的香蕉产业,虽经多年治理,至今每年因枯萎病造成香蕉产量损失仍达20%以上。我国大陆于1960年首次在广西的芭蕉上发现香蕉枯萎病,20世纪70年代末在广东、福建、海南、云南等省区陆续发生,主要为害粉蕉、越南蕉等品种。1996年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传入广东省,香蕉枯萎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2000年广州市香蕉发病面积97.33hm2、2001年发病面积377.33hm2、2002年发病面积1266.67hm2、2003年发病面积达3555.93hm2。
香蕉枯萎病的侵染来源主要是带菌的球茎、吸芽、病株残体及带菌土壤。病原菌从寄主根部伤口侵入寄主,通过寄主维管束向假茎上部及叶部蔓延,堵塞木质部导管,导致植株枯萎死亡。枯萎病的潜育期很长:田间植株自苗期感染到发病需要3~5个月或更长,采用芽苗进行接种需要1~2个月时间。香蕉枯萎病菌随病株残体、带菌土壤、耕作工具、病区灌溉水、雨水、线虫等导致近距离传播蔓延,带菌的吸芽、土壤、二级苗及地表水成为远距离传播方式。
病害在香蕉成株期和抽蕾结实期症状明显,病株先从下部叶片边缘变黄并逐渐扩展至主脉,病叶叶柄在靠近叶鞘处折曲、下垂和迅速干枯,病株叶片由下而上逐渐枯黄,凋萎倒挂,由黄变褐。外围叶鞘近地处开裂,逐渐向内发展,层层开裂,裂口褐色,植株最后干枯而死。纵剖病株假茎、球茎和根内部维管束球茎均可见坏死变黄褐或紫红色,横切和纵切可见斑点状和线条状病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体外抗菌试验,研究化合物对香蕉枯萎病菌的生物活性。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创新点是发现化合物对香蕉枯萎病菌有良好的抑菌和杀菌活性,并测量得到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值,属于首次公开。
所述化合物结构特征如下式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实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应理解下面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范围。
实施实例1
测量最小抑菌浓度MIC值。
(1)营养肉汤的配制:取营养肉汤30g加1000mL蒸馏水即得。使用前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待用。
(2)营养琼脂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取营养琼脂45g加1000mL蒸馏水即得。使用前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待用。
(3)菌株的培养:操作于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吸取已灭菌的液体培养基l0mL,放在已灭菌的试管中,然后用接菌环挑取一个菌落,加到液体培养基中,放于培养箱内培养,细菌培养24h,培养温度为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自协,未经许自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9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效除草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含苯菌酮和硝苯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