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28509.2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1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许婉静 |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椭圆 体式 保温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属于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保温瓶(也叫热水瓶)有两个瓶胆,它是由玻璃制成的,用泡沫把它包裹起来,而玻璃和泡沫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并且夹层抽成真空,可以有效地防止空气进入。为了防止热量损失,瓶胆壁上镀上一层银,使之成为镜面状态,可以反射光和热。热辐射碰到这光滑的镜面,就会被反弹回去,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断绝瓶内与瓶外的热交换,使瓶内的“热”出不去,瓶外的“冷”进不来。但保温瓶中的热水不可能永久地不会冷却,当今保温瓶的隔热并不那么理想,仍然有一部分热量损失,因此保温瓶的保温时间有一定限度。鉴于以上缺陷,需要一种既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温,又可以在保温瓶内热量损失后补充热量的保温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保温瓶保温时间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实现既能够对保温瓶内的食物较长时间保温,又能够在保温瓶内热量损失后及时利用太阳光补充热量。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包括不锈钢内胆,不锈钢内胆置于外壳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一中空的柱体,柱体的截面形状为椭圆,不锈钢内胆的中心轴线与椭圆形柱体外壳的第一焦线重合;椭圆形柱体外壳侧壁上设置有纵向的开口,开口的截面设置于靠近第二焦线的椭圆形端部,在所述开口位置安装有条状凸透镜,条状凸透镜的焦点与椭圆形柱体外壳的第二焦点重合。
前述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内胆为圆柱状,其外表面涂覆光线吸收涂层。
前述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内胆包括瓶盖,瓶盖通过螺旋线与不锈钢内胆有瓶口密封连接。
前述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其特征在于:不锈钢内胆通过绝热固定件安装在椭圆形柱体外壳内部。
前述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固定件材料为塑料。
前述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其特征在于:椭圆形柱体外壳除开口位置以外内表面涂覆有镀银层。
前述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其特征在于:椭圆形柱体外壳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且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填充有保温棉。
前述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与椭圆形柱体外壳的开口处密封连接。
前述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其特征在于:椭圆形柱体外壳内部空间为真空。
前述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把,手把固定在椭圆形柱体外壳上。
前述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其特征在于:手把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为固定在椭圆形柱体外壳上的大矩形框;内层包括一轴线,轴线垂直固定在外层的大矩形框的上边和下边之间,小矩形框绕轴线设置。
前述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口封盖,还包括开口封盖,在椭圆形柱体外壳上开口位置设置有卡槽,开口封盖通过卡槽与开口连接。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与现有保温瓶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创新点有以下几点:1.椭圆腔体式保温瓶不仅可以起到保温效果,还可以利用太阳光及时补充保温瓶损失的热量;2.椭圆腔体式保温瓶的手把由内外两层组成,外层与保温瓶外壳连成一体,内层可以转动到一定的角度并固定,使得更多的太阳光进入腔体内部;3.椭圆腔体式保温瓶改变了传统保温瓶圆柱状的外形,并在外壳上开口,用条状凸透镜封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内部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外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内部光路图;
图中:1.不锈钢内胆,2.外壳,3.凸透镜,4.绝热固定件,5.开口封盖,6.瓶盖,7.内表面镀银层,8.保温棉,9.保温瓶手把,10.真空,11.入射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及其保温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椭圆腔体式保温瓶包括不锈钢内胆1、椭圆形柱体外壳2、条状凸透镜3、塑料绝热固定件4、开口封盖5、瓶盖6以及保温瓶手把9。不锈钢内胆1置于外壳2内部,所述外壳2为一中空的柱体,柱体的截面形状为椭圆,不锈钢内胆1的中心轴线与椭圆形柱体外壳2的第一焦线重合;椭圆形柱体外壳2侧壁上设置有纵向的开口,开口的截面设置于靠近第二焦线的椭圆形端部,在所述开口位置安装有条状凸透镜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85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汽车行驶声音的模拟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气动扭力扳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