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智能设备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8147.7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2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崔永彪;刘华一君;郝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智能 设备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智能设备和车辆。
背景技术
用户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对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直接交互,从而完成接听电话、收发通讯消息等操作。
然而,用户需要查看并寻找电子设备,导致视线大角度地偏移行驶线路;同时,用户需要将手远距离地离开方向盘后,才能够拾起电子设备并完成交互,因而存在很高的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载智能设备和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智能设备,包括:
人机交互部,所述人机交互部位于所属车辆的方向盘的中心区域;其中,所述人机交互部始终维持预设姿态,且所述预设姿态与所述方向盘的转动姿态无关;
功能支持部,所述功能支持部位于所述方向盘内部,用于支持所述人机交互部的运行。
可选的,所述人机交互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触摸显示屏、触控按键、物理按键。
可选的,所述功能支持部包括:处理组件、存储组件、电源组件和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的,还包括:
通讯组件,所述通讯组件包括射频芯片和天线结构。
可选的:
所述射频芯片位于所述方向盘内部;
所述天线结构与所述射频芯片相连,并延伸至所述方向盘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天线结构位于所述车辆的壳体外侧表面或壳体与所述车辆的内部装饰件之间的夹层中,并通过置于所述夹层中的连接线与所述射频芯片相连。
可选的,所述预设姿态为所述人机交互部的转动姿态。
可选的,还包括:
姿态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方向盘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
驱动部,连接至所述姿态检测部,用于驱动所述人机交互部按照所述方向盘的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相同角度,以使所述人机交互部始终维持所述预设姿态。
可选的,所述人机交互部至少包含触摸显示屏,所述预设姿态为所述人机交互部的显示内容的播放状态。
可选的,还包括:
姿态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方向盘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
其中,所述功能支持部根据所述方向盘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控制所述人机交互部的显示内容按照所述方向盘的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相同角度,以使所述人机交互部始终维持所述预设姿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智能设备。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在车辆的方向盘处设置车载智能设备,使得用户无需寻找电子设备,用户的视线在交互过程中只需要稍向下偏移即可查看到车载智能设备,且用户只需要伸长手指即可完成交互操作,无需将手离开或远距离离开方向盘,从而极大地避免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方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方向盘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载智能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载智能设备在方向盘转动时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车载智能设备在方向盘转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方向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的方向盘的剖视图,如图1-2所示,本公开在车辆的方向盘1处,添加了基于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载智能设备,该车载智能设备可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81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气流粉碎机的刹车装置
- 下一篇:逆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