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人物头像生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27675.0 | 申请日: | 2015-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2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楚明磊;李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 人物 头像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人物头像生成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集人脸图像,获取所述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点;根据所述人脸特征点标定所述人脸图像获取面部特征区域;根据所述面部特征区域调整预设模型以获取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人脸模型;对所述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人脸模型进行纹理贴图,生成虚拟人物头像。通过获取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点,利用人脸特征点对预设模型进行调整,确定3d人脸模型,并通过处理人脸图像,生产新的纹理贴图,将新的纹理贴图与人脸模型匹配,形成新的人物头像。形成的新的人物头像与不同的模型结合,形成不同的人物。本方案实施简单,人工处理量小,适用于要求简单且快速的建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人物头像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脸建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人脸建模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可以将人的脸部特征通过计算机真实的展现出来,生成的人脸尽可能的接近真实人脸。现有技术中图像处理过程中由于受到模型和计算机能力的限制,生成的图像往往无法达到人们的需求,不够协调和逼真且生成图像的过程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人物头像生成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人脸图像的人脸特征点,利用人脸特征点对预设模型进行调整,确定3d人脸模型,并通过处理人脸图像,生产新的纹理贴图,将新的纹理贴图与人脸模型匹配,形成新的人物头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人物头像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人脸图像,获取所述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点;
根据所述人脸特征点标定所述人脸图像获取面部特征区域;
根据所述面部特征区域调整预设模型以获取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人脸模型;
对所述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人脸模型进行纹理贴图,生成虚拟人物头像。
其中,所述人脸特征点包括用于表征所述人脸图像中面部轮廓的面部轮廓特征点和用于表征所述人脸图像中面部器官的面部器官特征点;
所述根据人脸特征点标定所述人脸图像获取面部特征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面部轮廓特征点和所述面部器官特征点;
根据所述面部轮廓特征点和所述面部器官特征点划定所述面部特征区域。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面部特征区域调整预设模型以获取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人脸模型,包括:
根据划定的面部特征区域,获得所述面部特征区域的第二特征值;
根据所述面部特征区域的第二特征值,从预设的模型库中选择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预设模型,并对所述预设模型进行调整以获取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人脸模型,或者,根据所述面部特征区域的第二特征值调整预设模型以获取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人脸模型。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面部特征区域的第二特征值,从预设的模型库中选择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预设模型,并对所述预设模型进行调整包括:
根据所述面部特征区域的第二特征值,从预设的模型库中选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模型,作为与所述人脸图像匹配的预设模型;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模型特征区域的第一特征值与所述第二特征值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在所述模型库中的模型中,模型特征区域的第一特征值最接近所述第二特征值;
根据所述第二特征值和与人脸图像匹配的预设模型的第一特征值,计算第一调整参数,所述第一调整参数为所述第二特征值与所述与人脸图像匹配的预设模型的第一特征值的比值;
根据所述第一调整参数对所述预设模型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面部特征区域的第二特征值调整预设模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76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