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高效制冷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26057.4 | 申请日: | 2015-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8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查晓冬;魏辉;李向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25B4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 地址: | 21500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高效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高效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一般空调的制冷原理是压缩机把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后输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其冷凝成为常温高压的液体,并通过膨胀阀输入蒸发器,常温高压的液体冷凝剂经膨胀阀节流后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送入蒸发器后,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低温低压的蒸汽,蒸发器因制冷剂的蒸发而降温制冷,变成低温低压的蒸汽的制冷剂再次输送进压缩机以供压缩,从而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为了提升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人们开始在冷凝器后加设过冷器,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886852A就公开了一种应用过冷器的空调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压缩机01,四通阀02,换热器03,过冷器04和气液分离器09,其制冷原理为:压缩机01接收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后将其压缩,使其成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换热器03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凝成为低温高压的制冷剂(常为气液混合物),过冷器04包括气管041和液管042,从换热器03出口排出的低温高压制冷剂一部分进入液管042,一部分经电子膨胀阀05后进入气管041,进入气管041部分的制冷剂在气管041内部气化吸热,将进入到液管042部分的制冷剂进一步降温,经液管042降温后的制冷剂经电子膨胀阀输入到蒸发器中蒸发吸热。由于输入到蒸发器中的冷凝剂经过了过冷器的二次降温,在蒸发器中蒸发时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能够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然而需要设置专门的结构利用一部分制冷剂为过冷器降温,这不仅导致能耗增加,不利于节能环保,还导致过冷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占用空间,并提高生产制造和安装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带过冷器的制冷系统需要设置专门的结构利用一部分制冷剂为过冷器降温,导致能耗增加、不利于节能环保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无需上述结构即能为过冷器迅速降温,且不会导致能耗增加,因而有利于节能环保的节能高效制冷系统。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高效制冷系统,包括:
压缩机,具有压缩机入口和压缩机出口;
第一冷凝器,具有第一冷凝器入口和第一冷凝器出口,且所述第一冷凝器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出口连通;
过冷器,具有过冷器入口和过冷器出口,且所述过冷器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冷凝器出口连通;
第一蒸发器,用于为室内降温,具有第一蒸发器入口和第一蒸发器出口,且所述第一蒸发器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过冷器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蒸发器出口与所述压缩机入口连通;
第一膨胀阀,安装在连通所述过冷器出口和所述第一蒸发器入口的管路上;
所述过冷器安装在由室内向室外排风的排风管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冷器靠近向所述排风管输出室内空气的第一排风扇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连通所述压缩机出口和所述第一冷凝器入口的管路上,沿制冷剂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单向阀和第一球阀;在连通所述第一冷凝器出口和所述过冷器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球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膨胀阀均安装在向室内输入空气的进风管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冷凝器安装在所述排风管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冷凝器位于所述过冷器的下风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具有储液罐入口和储液罐出口,所述储液罐入口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储液罐出口的设置位置,所述储液罐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过冷器出口连通,所述储液罐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蒸发器入口连通,所述第一膨胀阀安装在所述储液罐出口和所述第一蒸发器入口之间的管路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具有气液分离器入口和气液分离器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出口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气液分离器入口的设置位置,所述气液分离器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出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出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入口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储液罐和/或所述气液分离器安装在向室内输入空气的进风管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
第二冷凝器,安装在向室内输入空气的进风管内部,具有第二冷凝器入口和第二冷凝器出口,且所述第二冷凝器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压缩机出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60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