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24667.0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1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戴捷;孙梅香;刘会应;胡耀笛;刘松;周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463 |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复合 生物反应器 | ||
1.一种电化学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包括池体(1)、与池体(1)连通的进水泵(2)和出水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由相互平行的电极板(4)分隔为依次连接的电絮凝池(101)、反应池(102)、分离池(103),所述电絮凝池(101)与进水泵(2)连通,电絮凝池(101)内设置有平行于电极板(4)的感应极板组(5);所述反应池(102)内填充有粒子电极(6);所述分离池(103)中设置有过滤膜组件(7),所述过滤膜组件(7)的出水口(8)与出水泵(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部设置有垂直于池体(1)底面的隔板(14),所述电极板(4)包括第一阳极板(401)、第一阴极板(402)、第二阳极板(403)、第二阴极板(404)、第三阳极板(405),所述第一阳极板(401)设置于池体(1)的左侧壁上,所述第一阴极板(402)设置于隔板(14)的左侧面,所述第二阳极板(403)设置于隔板(14)的右侧面,所述第三阳极板(405)设置于池体(1)的右侧壁,所述第二阴极板(404)设置于第二阳极板(403)、第三阳极板(405)之间,第一阳极板(401)与第一阴极板(402)之间的区域为电絮凝池(101),第二阳极板(403)与第二阴极板(404)之间的区域为反应池(102),第二阴极板(404)与第三阳极板(405)之间的区域为分离池(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极板组(5)包括至少两块与电极板(4)平行的感应电极板,所述感应电极板在电絮凝池(101)内错位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板(401)、第一阴极板(402)与脉冲电源(9)连接,第二阳极板(403)、第二阴极板(404)、第三阳极(405)板与直流电源(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化学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板(401)、第一阴极板(402)、感应极板组(5)为铁极板、铝极板、钛极板中任意一种或几种,且第一阳极板(401)与第一阴极板(402)为同种极板;所述第二阳极板(403)、第三阳极板(405)为DSA极板、石墨极板、不锈钢极板或二氧化锡极板中的一种;所述第二阴极板(404)为石墨极板、活性炭纤维极板或不锈钢极板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的顶部设置有溢流堰(11),电絮凝池(101)通过所述溢流堰(11)与反应池(102)连通;所述第二阴极板(404)底端与池体(1)底面之间有空隙(12),反应池(102)通过所述空隙(12)与分离池(10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絮凝池(101)、反应池(102)、分离池(103)的底部均匀设置有曝气装置(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102)的粒子电极(6)为活性炭颗粒或无烟煤颗粒中的一种与玻璃珠混合所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组件(7)的膜元件包括中空纤维膜、平板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化学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组件(7)的膜元件为微滤膜、超滤膜或纳滤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46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便器
- 下一篇:基于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实现动态监视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