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毒热侵肤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4316.X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7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卢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鹏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7/00;A61P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毒热侵肤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毒热侵肤的中药。
背景技术
西医:系统性红斑狼疮,剥脱性皮炎,新生儿中毒性红斑,猩红热样药疹,漆性皮炎,颜面丹毒。本证多为皮肤科危笃重证,系由毒热亢盛,波及营血,激惹气血的沸腾,外达肤腠,内扰心、肺、胃诸脏腑,使之病势危急而复杂多变。多见于蝴蝶斑、胎赤、中药毒、漆疮、抱头火毒等病过程中。周身皮肤呈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红斑或瘀斑,指压退色或留有红色不散,偶尔发生深浅不一的溃烂;终期还会出现糠秕状或斑片状的鳞屑脱落;扪之红斑区域皮温灼热烘手;自觉刺痒不适;伴有壮热,口干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食少、烦躁不安,甚则昏谵。舌质红或绛红,苔少或薄黄且干,脉细数有力。
总之,本病主要为阴阳失衡,气血失和,经络受阻,气滞血瘀。加上毒热为患,阴阳交错,症情多变,而出现上实下虚,上热下寒,内热外寒,内干外肿,水火不济,阴阳失调的复杂病象。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泽兰【别名】地瓜儿苗、地笋、甘露子、方梗泽兰。【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性味】苦、辛,微温。【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注意】无瘀血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赪桐叶【别名】红蜻蜒叶。【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赪桐的叶。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研末或鲜用。【性味】辛;甘;平。【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散瘀;解毒消肿。主偏头痛;跌打瘀肿;痈肿疮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摘录】《中华本草》。
青天葵【别名】天葵、独脚天葵、猪乸耳、磨地沙、珍珠叶、半边伞、坠千斤、山米子、铁帽子、小胖药、提心吊胆。【来源】兰科芋兰属植物毛唇芋兰,以全草或块茎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甘,平。【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健脾消积,镇静止痛,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支气管炎,小儿疳积,小儿肺炎,精神病,跌打肿痛,口腔炎,急性喉头炎,疮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注意】阳虚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紫草【别名】硬紫草、软紫草。【来源】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性味】甘、咸,寒。【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注意】胃肠虚弱、大便滑泄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旱莲草【别名】白旱莲、猢狲头、莲草、墨斗草、墨烟草、墨菜、猪牙草、金陵草、莲子草、旱莲草、旱莲子、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墨记菜、野水凤仙、摘头乌、滴落乌、水凤仙草、黑墨草、节节乌、跳鱼草、假日头花仔、绕莲花、火炭草、黑头草、古城墨、水旱莲、冰冻草、金丝麻、墨汁草。【来源】旱莲草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性味】味甘、酸,性凉。【归经】归肾经、肝经。【功能主治】肝肾不足,眩晕耳鸣,视物昏花,腰膝酸软,发白齿摇,劳淋带浊,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摘录】《中华本草》。
绿萼梅【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绿萼梅以花入药。冬末至次年早春采摘初开放的花朵,晒干。【性味】苦、微甘,平。【功能主治】平肝和胃。用于胸胁胀痛,胃痛,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摘录】《中华本草》。
虱婆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石龙尾的全草。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或鲜用。【性味】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杀虫灭虱。主烧烫伤;疮疖肿毒;头虱。【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摘录】《中华本草》。
鞑新菊【别名】色尔君木美多。【来源】为菊科植物鞑新菊的头状花序。8~9月采花,阴干。【性味】性寒,味苦。【功能主治】活血,祛湿,消炎,止痛。治跌打损伤,湿热症。【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毒热侵肤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毒热侵肤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毒热侵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泽兰15份、赪桐叶30份、青天葵10份、紫草8份、旱莲草12份、绿萼梅5份、虱婆草9份、鞑新菊9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鹏,未经卢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43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护心脏的中药制剂
- 下一篇:一种抗脑衰老的野竹兰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