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外高空环境质量的飞行检测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723935.7 | 申请日: | 2015-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1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晋;肖毅强;刘凯;罗道亨;李东东;蔡深圳;钟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H04N7/18;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高空 环境质量 飞行 检测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空间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质量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外高空环境质量的飞行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当前业界对于建筑室内空间质量和舒适性进行检测和评估的仪器有以下几种:风速检测仪、光照度检测仪、温湿度检测仪、黑球辐射温度测试仪以及红外热像仪。伴随着专业技术的发展和专业测试要求的提高,现在研发出了多功能的测试仪器,即把以上几种检测仪器进行组合,形成多功能多项检测同步进行的仪器,并且能够进行实时记录,更加智能化,减少了人工操作量。但建筑类型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大空间建筑,如体育馆、展览馆等,对于大空间建筑的室内外环境检测,目前所有的产品只能依靠人工操作,检测在空间高度和范围上受到限制,无法实现全方面检测,为科学数据的提取和准确性带来不便;无人机技术现已成熟,并成功运用于城市风貌、电影电视剧、自然风景的航空拍摄和军事,但无人机技术在建筑空气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还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将飞行器与建筑环境质量检测仪器以及软件结合的组合型设备,以解决当前大空间建筑空气环境质量检测在空间范围上的限制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外高空环境质量的飞行检测平台,包括:
专业航拍无人机,设置有用于安装检测仪器的仪器连接平台,通过无人机地面控制终端对其进行GPS定位、定高、飞行路线设计;
建筑环境质量检系统,安装在所述专业航拍无人机的仪器连接平台上,用于收集建筑环境质量数据及实时图像数据;
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安装在所述专业航拍无人机的仪器连接平台上,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向设置在地面的无线数据接收终端传输建筑环境质量检系统所收集建筑环境质量数据及实时图像数据;
无线数据接收终端,用于将所接收的建筑环境质量数据及实时图像数据传输至分析终端;
分析终端,用于对所接收的建筑环境质量数据及实时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环境质量检系统包括:
建筑物理环境检测仪器,用于检测并获取风速、光照度、热辐射、二氧化碳浓度、温湿度、大气压等数据;
建筑化学环境检测仪器,用于检测并获取VOC浓度、PM2.5浓度、PM10浓度、CO浓度、CO2浓度、O2浓度等数据;
建筑图形环境采集仪器,用于获取建筑环境实时图像数据及红外热像图。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化学环境检测仪器采用集成式结构,以减少体积和重量,简化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图形环境采集仪器为高清摄像机及红外热像仪。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无人航拍飞机上安装特制云平台,云平台上固定所需的建筑环境质量检测设备,通过无人机地面控制终端对无人机的飞行轨迹进行智能控制和GPS定位,解决了采用常规检测方式在检测空间范围上的限制;同上通过运行无线网络,数据接收设备将检测的结果进行实时传输与记录,并将数据传入计算机,通过专业分析软件将传输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方便、快捷,适应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室内外高空环境质量的飞行检测平台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实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室内外高空环境质量的飞行检测平台,包括:
专业航拍无人机,设置有用于安装检测仪器的仪器连接平台,通过无人机地面控制终端对其进行GPS定位、定高、飞行路线设计,从而更准确地测量建筑室内外空间上的各项参数,仪器连接平台使得各类检测仪器能稳固地与无人机连接;
建筑环境质量检系统,安装在所述专业航拍无人机的仪器连接平台上,用于收集建筑环境质量数据及实时图像数据;
无线数据发送装置,安装在所述专业航拍无人机的仪器连接平台上,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向设置在地面的无线数据接收终端传输建筑环境质量检系统所收集建筑环境质量数据及实时图像数据;
无线数据接收终端,用于将所接收的建筑环境质量数据及实时图像数据传输至分析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39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集装箱船舱盖橡胶密封条
- 下一篇:一种大棚通风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