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试剂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23864.0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4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谭柏清;刘慧;王绮;赵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3 | 分类号: | G01N33/5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酰 葡萄 糖苷酶 试剂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检测试剂,还涉及使用此检测试剂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是存在于细胞溶酶体内的一种水解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但在前列腺和肾脏近端肾小管中含量最高。NAG分子量约为130-140KD,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NAG不能通过肾小球从尿中排泄。尿中NAG主要来自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但健康人尿中含量甚微。尿NAG活性水平的增高,是早期肾损伤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敏感指标。NAG活性可用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尿路感染、糖尿病肾病综合症、高血压肾病、肾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和肾病综合症的早期诊断。上述疾病时NAG活性的升高均早于其他相应指标,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NAG活性还可用于重金属等肾毒性物质环境污染的人群筛查、职业病调查等。
目前,NAG的应用广泛的检测方法有PNP-NAG法、CNP-NAG法,MPT-NAG法等方法。PNP-NAG法是以P-硝基苯酚-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PNP-NAG)做为底物,在NAG作用下,生成N-乙酰氨基葡萄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在N-乙酰氨基葡萄糖氧化酶(NAGOD)的作用下生成H2O2。H2O2在过氧化物酶(POD)的作用下与高灵敏的发色剂双〔3-双(4-氯酚)甲基-4-二甲氨苯基〕胺(BCMA)反应,生成绿色色素。通过测定此色素可求得NAG的活力。此底物价廉,容易获得,但是必须设定样本空白,而且操作时间较长,不适合大批量自动化分析。CNP-NAG法是以2-氯-4-硝基苯乙酰氨基葡萄糖苷为底物,经NAG酶解后的产物不需碱化可直接呈色,,无需设样品空白,可实现大批量自动化操作,但底物较难溶,测定时需严格控制缓冲液pH值,底物溶液以新鲜配制为宜,操作繁琐。MPT-NAG是的测定原理是NAG催化6-甲基-2-硫代吡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PT-NAG)水解,生成产物6-甲基-2巯基吡啶(MPT),MPT在340nm处有强烈吸收能力,通过测定340nm处每分钟的吸光度增加速度计算NAG的活力。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使用了新型的VRA-NAG[(4-(3-甲基-苯乙烯)-绕丹宁-3-乙酸氨基-N-乙酰氨基-beta-D-葡萄糖苷]物,它是一种新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衍生物,它与其他的底物相比具有水溶性好,稳定性强的优点。此外,采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体系,并添加多种表面活性剂起助溶作用,稳定剂起稳定作用,是一种更加稳定,抗干扰能力更强的NAG试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尿液中NAG的试剂及使用该试剂检测NAG含量的方法。该试剂盒采用VRA-NAG作为新型底物,可以更加有效的检测NAG含量,具有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基本原理
底物VRA-NAG在样品中的NAG的催化下,水解释放出有色化合物集团VRA,它在505nm波长处有吸收峰,检测505波长处吸光度的增加值就可以计算出NAG活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得到的:
一种NAG检测试剂,包括试剂R1和试剂R2,所述试剂R1和试剂R2的组成如下:
1)试剂R1的组分为:
缓冲液...............................................................100mmol/L
VRA-NAG.........................................................3mmol/L
BSA....................................................................1g/L
乙二醇................................................................1ml/L
TritonX-100.........................................................1ml/L
抗坏血酸氧化酶..................................................1ml/L
防腐剂..................................................................2m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3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