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22606.0 | 申请日: | 2015-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4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菏泽海诺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4/3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薄层 混合 材料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铺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
(二)背景技术
超薄沥青混凝土磨耗层技术,主要用于高等级沥青或水泥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和轻微病害的矫正性养护。施工过程中利用改装过的摊铺机,就可同步完成改性乳化沥青喷洒和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再经过钢轮压路机的碾压,早期病害路面就可以焕然一新。按理论上测算,一般高速公路路面使用寿命至少在6年以上,但优良的超薄沥青混凝土磨耗层使用寿命可长达8-10年。同时,磨耗层表面粗糙可增加车轮的抗滑性;降噪性、渗水性好,可以大大减少雨天常见的水雾,提高能见度。尽管磨耗层仅有两公分厚,但却能与原有路面紧密结合、推移病害,这对节能降耗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沥青薄层罩面一般选择热施工,容易导致后期压实度不够,从而产生渗水、压密型车辙等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该罩面采用冷拌冷铺方式铺设,厚度大大厚于原施工厚度,从而有效避免了渗水、压密型车辙等病害。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其特殊之处在于: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玄武岩石料:100
压敏改性沥青:4~10
水泥:2~6
添加剂:1~3
水:2~6
所述压敏改性沥青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基质沥青:100
改性剂:4~10
稀释剂:20~30
树脂:2~4。
本发明的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所述改性剂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本发明的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所述水为满足饮用水要求的饮用水。
本发明的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所述沥青为70#道路沥青。
本发明的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所述水泥为工程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本发明的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所述添加剂为环氧树脂。
本发明的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所述稀释剂剂为煤油及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上述制成沥青薄层罩面,铺设方式采用冷拌冷铺方式铺设,厚度约等于原施工厚度,从而有效避免了渗水、压密型车辙等病害。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压敏改性沥青通过以下原料制成而成:
70#道路沥青100kg、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4kg、煤油20kg、树脂2kg。
将已经称量好的SBS加入已称量并预热到160℃的70#道路沥青中,搅拌2h,然后加入树脂材料搅拌均匀,待温度降低到110℃~120℃时,边搅拌加入称量好的稀释剂,直至完全混溶。
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制成而成:玄武岩石料100kg、压敏改性沥青4kg、工程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2kg、环氧树脂1kg、水2kg,混合均匀。施工过程中利用摊铺机摊铺。再经过钢轮压路机的碾压,形成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
实施例2:
压敏改性沥青通过以下原料制成而成:
70#道路沥青100kg、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10kg、煤油30kg、沥青树脂4kg。
将已经称量好的SBS加入已称量并预热到160℃的70#道路沥青中,搅拌2h,然后加入树脂材料搅拌均匀,待温度降低到110℃时,边搅拌加入称量好的稀释剂,直至完全混溶。
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制成而成:玄武岩石料100kg、压敏改性沥青10kg、工程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6kg、环氧树脂3kg、水6kg,混合均匀。施工过程中利用摊铺机摊铺。再经过钢轮压路机的碾压,形成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
实施例3:
压敏改性沥青通过以下原料制成而成:
70#道路沥青100kg、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7kg、煤油25kg、沥青树脂3kg。
将已经称量好的SBS加入已称量并预热到160℃的70#道路沥青中,搅拌2h,然后加入树脂材料搅拌均匀,待温度降低到120℃时,边搅拌加入称量好的稀释剂,直至完全混溶。
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制成而成:玄武岩石料100kg、压敏改性沥青7kg、工程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4kg、环氧树脂2kg、水4kg,混合均匀。施工过程中利用摊铺机摊铺。再经过钢轮压路机的碾压,形成沥青薄层罩面混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海诺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菏泽海诺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2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