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9-二硝基-4,7-二甲基-1,10菲啰啉的合成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722107.1 | 申请日: | 2015-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8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琴;薛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玉琴 |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基 甲基 10 菲啰啉 合成 方法 | ||
1.一种2,9-二硝基-4,7-二甲基-1,10菲啰啉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合成步骤为:
(1)取100~150g的硝基苯与20~30g的SnCl2·2H2O搅拌混合后置于反应釜内,向其充入氢气并加入1~2g的铁粉,向反应釜中加入300~500mL质量分数为60%的盐酸溶液,密封升温至100~105℃,压力升为1.5~2MPa,搅拌还原2~4h,降温至30~40℃过滤,将滤饼加热融化,减压蒸馏,收集120~180℃馏分,得苯胺粗品,然后将其放入容器中,向其中加入无水乙醇,搅拌直至苯胺粗品完全溶解后过滤,将所得的过滤液喷雾干燥,得苯胺;
(2)将上述制得的苯胺与双氧水按质量2:1进行混合搅拌,待搅拌混合均匀后,在温度为5~10℃下,缓慢滴加10~20mL的苯甲酰氯,搅拌30~45min,同时加入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加入的量与苯甲酰氯的体积比为3:1,搅拌升温至40~45℃,停止搅拌,静置15~20min;
(3)待静置结束后,再向其加入20~30mL的质量分数为60%的硝酸,加热升温至45~50℃,搅拌45~50min后,对其冰浴冷却至5~8℃,在搅拌的同时滴加氯代丁二酰亚胺,滴加的量与硝酸的体积比为1:2,并升温至40~50℃,静置10~15min,对其进行抽滤,即可得4-酰氯-8硝基喹啉;
(4)将40~50mL的质量分数为40%的盐酸与80~90mL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上述制备的50~60g的4-酰氯-8硝基喹啉,水浴加热,控制温度为60~65℃,搅拌20~25min,向其中再加入1~2g的锌粉,水浴升温至70~75℃,搅拌反应1~2h后,冷却至室温,向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其pH为7.0~7.5,静置15~20min后,对其进行水蒸气蒸馏,馏出物即为4-甲基-8-氨基喹啉;
(5)取上述制备的40~45mL的4-甲基-8-氨基喹啉置于150mL三口烧瓶中,并向其加入10~15mL的苯甲酰氯和1~2g的高锰酸钾,加热至回流,维持回流2~3h,保温30~40min后,冷却至室温,向其缓慢滴加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边滴加边搅拌,控制滴加速度为1滴/s,30~40min内滴完,温度为40~45℃,待搅拌完成后,倒入盛有250mL冰水的三口烧瓶中,搅拌均匀后,静置10~25min,过滤,得过滤液;
(6)接着向上述过滤液中加入过滤液质量20~25%的氯化亚锡,加热升温至50~60℃,搅拌10~15min,待搅拌完成后,向其加入0.1~0.2g锌粉和30~50mL质量分数为45%的盐酸,搅拌均匀后进行水浴加热至100~105℃,反应40~50min后,直至三口烧瓶中出现白雾时停止加入加热,接着向其缓慢倒入70~80mL的冷水,并不断搅拌,之后进行抽滤,真空干燥得到2,9-二硝基-4,7-二甲基-1,10菲啰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玉琴,未经丁玉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221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